歷史上《易經》象數理側重的改變
《易經》的象、數喻理和說理的不同
甲骨文是以象說理,”易“則是以象、數說理。所以才稱為古代數理文化。
西方現代的理論物理假說的大部分,實際是以數說理,並未基於象這個事實,因為物理尚無法驗證。那麼,這理對不對呢?就是待驗證。這個整個的研究環節,缺少了象的驗證。象是什麼,就是現象、證據、事實。現在物理可以引申為可觀察、可證實的證據。沒觀察到,無法證實的,那只能先放一放,以後再說。當真理當然言之過早。可是一些不懂物理的人已經急不可耐地當真理用了。
唯心思想喜歡在這方面做文章,以彰顯貌似的技術先進,實際這方面的言論大多數屬於玄學部分。例如量子理論證實這個世界不存在,大爆炸之前什麼樣子,物理式的末世論等等,這明顯是跟尼采學的,要瘋的節奏。這根物理已然沒有關系,實際在拿物理說人文的事而已。要真懂物理,也想不出這麼弱智的物理問題,這些通常是唯心哲學的玄學問題。當然,懂物理的還這麼說,是在搞事了,難道想當教主不成?
伏羲八卦,開創了以象、數喻理的先河。這有古代的樸素的唯物的部分,需要解釋的內容至少是通常看見的,當然,也有基於當時的錯誤的自然知識產生的唯心概念。例如雷公電母、龍王吐水之類的。
至文王八卦,開創了以象、數說理的先河。這是古代數理文化的一個進步。為後世兼容唯物、唯心概念的古代數理文化,打下了基礎。
喻理和說理是嚴重不同的。喻理還是基於象的比擬,而比擬之後,才有說理。這已經表現出古代數理的人文教化意義了。
自然科學研究的是象,玄學、宗教、迷信研究的是未知、不可知和未驗證
自然科學與數理文化或者說古代哲學共同使用的方法,都是基於象、數說理。自然科學偏重象的解讀,利用數這個方法;數理文化、玄學偏重數的解讀,象則可有可無,僅僅是用來說事。
數理文化或者說古代哲學的進步,是與自然科學的發展息息相關的。只有人類對自然科學的認識不斷提高,古代的數理文化或者說古代哲學才進一步的發展。由於它其中包含唯心的部分,因此,它總是走在自然科學的範疇之外,以解決未知、不知、未驗證部分、無法驗證部分的解讀。例如神、仙、妖魔鬼怪之類的。這些都是意識產生的創意。
西方現代數理文化,以數說理這種思想來自於畢達哥拉斯的萬物皆數。從西方古代哲學的角度分析,畢達哥拉斯還是以象、數說理的,至少他在尋找象的證據。一個根號2就讓畢達哥拉斯頭上冒火、鼻子噴煙,他還是很在意要用事實說話的。
至牛頓發現引力之後,這種思想變成了偏頗的以數說理,數忽然萬能起來。牛頓還特意寫了一本《自然科學的數學原理》,把數的地位拉升到極致。
近代物理整體形成,也就是百年前的事情,這時候的物理還是追求象的證實的。至現代的部分理論物理假說,在證實方面已經拋棄象,用數在唯心的領域中徜徉了。這部分,很多屬於玄學範疇了。物理也沒辦法,因為這也是現代物理的一種研究方法,先有基於數學的設想,再去驗證。這種方法被現代物理界廣泛使用,是從愛因斯坦開始。但是這種數學方法被數理文化和數理哲學裹脅著利用了。
中國古代,這種先有數學設想,再去驗證的方法,起源於伏羲的八卦。這種方法筆者稱為間接擬合數學方法。以前連載介紹過這個概念。直接研究和利用數學擬合標的物的性質的數學擬合方法稱為直接擬合方法,不直接研究和利用擬合標的物的性質的數學擬合方法也就是間接擬合數學方法了。愛因斯坦沒有直接研究質量和引力,而是用四維時空的數學方法,解讀了引力造成的影響。當然,伏羲用八卦這種即字即數的方法,解讀了大自然的風雨雷電、四面八方、春夏秋冬等等。
易經由占蔔之用向數理文化轉化的過程
易經形成之初,的確用於占蔔和解讀,屬於巫術範疇。是人類最早關於預測學的一種失敗的探索。至周文王,已然發現這個問題,因此周文王在整理易經的時候,將易經向人文方向轉化了,淡化了占蔔功用,轉而重視人文意義的解讀。
這相當於什麼?用一種數學分類模式,將世間”萬事“進行歸類總結。其細化程度,已經將人生中大部分群體意義的主要事情進行了描述。這種細化的分類方式,是至今的西方社會心理學依然不可比擬的。這也是西方近代對《易經》越來越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人類對預測學的探索,隨著數學的發展,從未停止腳步。至近代的預測學形成,已經是基於象、數的基礎,最簡單的天氣預報,這就是現代預測學的產物。當然,其中的數學並不簡單。即便如此,預測能夠100%嗎?至少概率數學、混沌數學告訴你,不可能!
那麼祈求易經預測金口斷事的,最好學學混沌數學和概率數學,也就不困惑了。
至孔子說出”不占而已矣“,荀子說出”善易不蔔“,這時候已經發現數理文化在人文預測中的問題。雖然,這個時候的兩人的立場並不堅定。但是,能夠證實這個數學問題的能力,至數學發展到上世紀,產生概率數學和混沌數學才能夠證實。而古人是基於探索中發現的錯誤產生的論斷。
善易不蔔
孔子、荀子都懂算卦的過程,可是也都知用卦之利弊。
孔子言不占而已矣,是因為,這事是明擺著的事情。
《論語·子路》:“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只有善易者才有此言。實際這是人情世故,人性道理。
《荀子·大略篇(第二十七)》“不足於行者,說過;不足於信者,誠言。故《春秋》善胥命,而《詩》非屢盟,其心一也。善為《詩》者不說,善為《易》者不占,善為《禮》者不相,其心同也。”
原話是:”善為《易》者不占。“只有知易之利弊者才會有此論斷。
待續。。。。。。
明天說說乾卦的卦辭,我們可否用數學的方式,來描述一下乾卦的象、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