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賣房帶女兒住進無人村,想做中國最徹底的零垃圾社區
2021年,36歲的昆明人張茜,
正式停掉自己長達12年的美術教育事業,
賣掉市區的房子,
搬進昆明東北角的八角地生活。
她和朋友租下整個村子,租期20年,
嘗試在這建立中國第一個
以家庭為單位的永續社區。
▲
八角地社區,張茜家位於村子最高處的西北角
他們一家三口率先住進村裏,
就靠300m²的家、50 m²的菜園,
種了十幾種蔬菜,滿足一家人所需;
自建排汙循環系統,
努力實現零垃圾、零排汙的生活。
目前,全村已有2戶新村民入住,
4戶即將動工。
3月,一條攝制組來到八角地,
探訪了這個尚在起步階段的永續社區。
▲
85後張茜
進山的想法,源於2019年,當時我陪女兒去讀一個在山上的自然幼兒園,開始研究自然教育,也接觸了樸門永續的系統。
也是那年,我幫母親改造已經住了三四十年的老房子。在過程中,我意外地發現我的母親是非常環保的人,她住在昆明市中心一個帶露臺的房子裏。一定要把所有洗菜水,一滴不剩地擡到陽臺上去澆花。陽臺上還有個小棚子,做廚余堆肥,再還到土裏。
當時我很驚訝,便用樸門的理念和方法,幫她做了一些可持續的改造,包括建了可能是昆明二環內第一個幹濕分離的旱廁,就在陽臺上;做了擡高的設計,方便他們對廚余和糞便做再利用。
也是通過媽媽的生活,我第一次知道原來社區,其實有更多可能性,可以減少很多垃圾排放和市政排汙,包括陽臺可以種植蔬菜果,盡可能地自給自足。
▲
八角地的冬與夏
幫媽媽裝修完,就有了這個想法:想找一片土地,去嘗試自給自足,營造可持續社區。花了近兩年時間,找到這個村子。
▲
八角地位於昆明東北部
八角地,在昆明市的最北端,從市中心過來大概兩個半小時車程,村子在4年前扶貧整體搬空了。整個八角地村是在一個環形的山腰上,海拔在2500米,不太冷也不會熱,東邊的大山,風景非常壯偉。
▲
改造後的家
2021年6月,我們租下村子,租期20年,租金一共150萬,頭5年免租。整村有36個院子,每個院子根據面積大小,年平均租金在2000~4000元不等。我們家是第一戶進村的,去年11月份完成改造、裝修,一家三口正式搬家。
▲
石板頂
這裏天然就是生態村的標桿。當地人蓋房子,就是是利用了後山的材料:石板、石頭、泥土,取出來分類,泥土砌成墻,石頭壘成地基,頁巖的石板,拿來做屋頂,再加幾根木梁就建成了。所有的建築都回土,從土裏來,又可以回到土裏。
▲
主屋二樓大通間
我們的新家,占地面積大概在300多平,改造的時候,遵循兩個原則:材料可回土、可回收。
院子年久失修,部分地基已經下沈,花費最大就是在主體結構的修繕,30多萬。
▲
廚房
其他的所有地板、家具、廚具、電器,都是舊的,基本都是之前賣掉房子、關掉工作室帶過來的。
▲
茶臺
院子以前是水泥地,我們改成了菜園,基本上可以滿足一家人的生活所需。敲下來的水泥地塊,後面做成了茶臺的地炕,還做了兩張床,廢物利用。
▲
從入口處看廚房
廚房朝向院子的一面做了落地玻璃,內部空間全部打通。一進門坐在廚房,就可以看到大山,我很喜歡坐在廚房裏一邊喝茶一邊看書,偶爾一擡起頭,就會發現前面的大山千變萬化。
▲
書房
廚房左邊是書房,原來是豬圈,進來後先做了除濕,再對整個屋頂進行了翻修,加了保溫層,再蓋上石板屋頂。豬圈厚達半米的夯土墻、石頭墻、小矮門,都原封不動地保留了,我們就開了幾扇窗。
▲
書房的茶臺,木墻、茶桌、頂燈,都是搬離工作室時帶上山的
廚房和書房之間的木頭墻,是直接搬了原來我們藝術工作室的木工墻過來,又把一些掉落的木塊拼接成一張桌子,一位工人師傅跟著我做了一天,總共花了500塊不到。
▲
溫室,沿著外側種了一圈蔬菜,長勢最好的是一叢番茄
廚房右邊,用陽光長廊,把每個空間都串聯在一起,溫室又可以把熱能蓄在裏邊,讓空氣在整個房間流通,冬天就不會太冷。
主房在北側,有兩層樓,一樓是臥室,二樓現在是完整的大通間,平時在上面練瑜伽、彈琴、看書。
廚房的切配臺、操作臺,就是我們原來的工作室的,非常重,當時是8、9個人才把它扛上來的,其實做個新的,也花不了多少錢,為什麼要把這些舊的再拿上來?就是不想產生建築垃圾。
▲
就地取材的新家,改造前後
包括延續村子裏老建築的方式,一定不會有問題,因為這是本地人多年生活驗證過的,生土建築,就地取材,造價便宜,還冬暖夏涼。
那麼厚的夯土墻、包括屋頂的石板,白天吸熱,晚上散熱,房間晚上會很暖和,但是白天又很涼快,很有智慧。
我們也不需要空調,冬天取暖就是靠炭火,從山裏撿柴就行,旁邊的松林,走路5分鐘,散步、爬山,也是每天必做的事情,我們到松林走一圈,兩天的柴火就有了。
▲
不大的菜園,收獲滿滿
很多朋友對我們賣房、關掉事業上山的決定不理解。對我來講,做了那麼多年的兒童教育後,我想來探索另一種生活方式——如何讓身心更接近自然, 如何跟孩子共同成長,在山上怎麼可以吃到更健康、鮮美的食物……這些是更重要的事情。
現在我每天花在菜園裏的時間最多,觀察土壤的情況,每天植物的生長。我們家吃素食,除了油和米,基本可以靠菜地實現自給自足,每頓飯的蔬菜,都是采摘後的2小時內吃完。
我們搬進來是冬季,當時室外還種不出東西,我們是在一小條陽光房裏,種了十幾種蔬菜,後邊就會發現隔著玻璃,沒有直曬的陽光、沒有自然的雨水和風,植物還是處於在一個亞健康的情況下,不管如何去施肥,很難長得好。
挪出來以後,就好很多,土地我們現在已經養了兩年,用輪耕的方式。比如這一季種過白菜,下一季可能就會種萵苣,不會在一塊土地上頻繁種同一類植物。
也會把十字花科和菊科交叉種在一起,叫做同伴植物,你幫我驅蟲、我幫你固肥,可以減少人工介入,生長得很好。
▲
雞舍內部有兩層,雞和兔子睡覺在二層
菜地上有一個移動雞舍,養了2只雞、1只兔子。雞會生蛋,還能幫我們處理廚余;有一些廚余是雞處理不了的,兔子可以去處理。
兔子和雞還可以幫土地施肥,雞舍的設計跟菜園是等大的,1.2x2米,有4塊地,是可以輪種的。每個季度移動一次雞舍,雞舍施完肥,就可以重新播種,這樣也就省去了人工施肥。
▲
烙餅熟練的海豚
廚余分幾大類,菜葉和根莖類,基本上兔子和雞可以處理;土豆皮這些它們處理不了的,可以拿堆肥桶來做成堆肥;水果皮可以做成酵素,用於土地改良。
家裏不用到任何化學添加的東西。洗碗,先用玉米面把油洗掉,有油的玉米面餵雞;再用我們自己做的洗潔精——橘子皮、柚子皮,加小蘇打——洗碗是很好的。
汙水處理也基本靠我們自己。廚房排水是直接進入菜園裏,所以你排出什麼、就會長出什麼,最後變成你的食物,這也是我們能給到孩子生活、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
▲
洗澡這一塊的灰水,一個是管住源頭,不用含有化學添加劑的沐浴露、洗發水。排出去的水,再通過蘆葦圈、香蕉圈凈化以後可以直接排到菜園
排汙部分,廚房排汙,一是減少油汙的排放,有一定的油,也有相應的化糞池,埋在菜園下面,裏邊加了活性炭,做到三級凈化,才會到菜園。廁所排汙,家裏用的是幹濕分離的旱廁,大便經過木屑發酵以後,可以直接還到土地裏。
由此,生活基本實現零垃圾排放。
▲
村民送來蔬菜
不過還有個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塑料。我們現在下山購物是背筐或者用布袋,但還會有一些塑料袋可能被別人帶上山,我們盡量做到反復使用這些塑料袋,也會送一些給老村民,他們會種地、賣菜,塑料袋可以跟著菜再流轉出去。
▲
廁所張貼的使用提示
我們也會用塑料瓶裝一些酵素,讓大家可以帶走,既推廣酵素,又把塑料瓶帶走。還有一些小包裝的塑料袋,比如一些糖果、餅幹袋子,我們打算做成塑料磚,再做到建築上。
易拉罐、電池這類是比較難處理的,我們也只能轉移到山下的垃圾分類桶。
山裏生活,也會讓我們審慎購買,先仔細思考,是不是真的需要,有沒有替代?真的要買,也會選擇就近購買,減少運輸過程產生的浪費。
▲
社區的兩位發起人,張茜和蔣文靜
搬到山上,其實一家人一個院子也夠,但我想做的,是集合有一群有共識的朋友一起探索。
第一個有共識的,就是做鄉村規劃師的的朋友蔣文靜,她和我找村子,一起租下整個八角地。
▲
八角地的新村民
租下來這個村子以後,再以家庭為單位,引進真正有生態社區共識的新村民,來到這裏,沒有任何差價,大家一起共同平攤20年150萬的租金費用。
以家庭為單位組成的社區,我認為它會是最接近我們真正的生活的。它依然會有親子問題、養老問題,包括親密關系的問題,會遇到醫療、教育的問題等等,大家一起學習、探索、實踐。
▲
社區未來規劃
現在加上我,一共有兩戶新村民,完全住進來了,開始了正常的生活和學習,還有4戶是即將動工,有來自於上海、北京、玉溪的。現在還有很多人在探村,我們在非常嚴格地篩選,真正熱愛自然、適合這個村子的人,當然,這是雙向的考量。
▲
社區圖書館
規劃中,未來新村民包括兩類:常住居民和短住居民。其中,11戶常住居民是整村的核心,主要是三種職業:自然農耕者、自然醫學者,自然教育者。選擇幾類職業,只是希望大家在這裏探索、碰撞出更多的可能。
經濟方面的門檻其實不高,馬上要入住的新村民就是以極低的成本去改造一個新家,幾萬塊就夠了,大部分的材料都是從山裏來,我們一起幫他夯起來。
▲
石板除了可以作為屋頂,還可以是鋪地
對於新村民,我們有一些建築風貌和生活方式的要求。
首先風貌上,不管任何人來到這裏,整個村子夯土墻、石板頂的風貌,需要維持住,修舊如舊。
其次,不能用到任何含化學添加的東西、化學制品,比如有化學添加的洗發水、沐浴露、洗潔精,都是不可以用到的。
同時整村不會做集中的汙水處理系統,所以每戶每院,要在這家房子周邊來做排汙處理系統。否則像這種體量的村落,做集中的汙水排汙處理系統需要300萬左右,不僅費錢,而且整村排汙也不環保。
我們也倡導大家吃素,在山上素食是很容易達到自給自足的。
女兒今年8歲了,她在這找到了8歲女孩該有的快樂,蜘蛛、毛毛蟲,都是可以捧在手心裏的“小可愛”,在自然裏活得綻放。每天爬山,每天運動,她很健康,不用做作業到12點,每天可以早睡早起,每周五她還會幫全家人做早飯、烙餅。
孩子會看到媽媽每天在做什麼,於是她也會去撿垃圾,之前有人跟她說撿垃圾手會臟,她跟老村民說:“如果我不撿,那麼小松林就會臟掉。
我覺得孩子跟父母是共同成長的,往往更多的是父母需要成長,不可能說你在這玩手機、刷遊戲,讓她去做作業、讀書。所以在這裏我們也很少會去看手機,也不看電視。
在八角地,我們不避世、不養老,我們希望年輕人來到這裏,不是來這裏閑著躺平,而是更勇敢地去做永續生活方式的探索。
八角地的租期是20年,這20年我希望能完成自給自足的體系的建構,甚至有機會可以輸出到更多的農村和城市的社區,影響更多的人。
20年租滿後,我58歲,也許會去一個更深的山,那個時候孩子也大了,她可以去尋找她的夢想,去做她想做的事情,我可能也可以做更多我想去探索的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