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太極拳落選國家級非遺之後,傳承人發起“申訴”
河北邯鄲廣平縣盧氏太極拳的幾位傳承人心有不甘。
今年早些時候,國務院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擴展項目名錄,相較此前河北省進入公示階段的15個項目,唯獨廣平縣盧氏太極拳最終被攔在了國家級非遺的大門外。
“這個結果讓我們接受不了。”盧氏太極拳傳承人之一的盧尚奇日前向澎湃新聞介紹,他和兩位傳承人盧奎恩、盧奎鎮已聯名向文旅部遞交了一份“申訴材料”,其中提到,“期盼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派工作組深入廣平縣調研盧氏太極拳有關問題,並組織原來參與評審的專家進行深入討論,恢復盧氏太極拳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河北省文旅廳一名了解此事的人士稱,“(盧氏太極拳申報非遺)這個事情,縣裏省裏材料都有,一級一級往上推,也都沒問題,我們省裏專家也認定可以。”
“但是這個事情還要征求各方的意見,國家體育總局那邊還有意見。”據他了解,盧氏太極拳申報未成功的一個可能原因是“《中國武術器械名錄》中沒有查到盧氏太極拳的佐證”。他說,“本來社科類的東西不像自然科學,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般來講,有異議的話,這個項目就不立。”
不過,盧尚奇提出,好多拳種沒在名錄裏,也是國家級非遺。“申訴材料”寄給文旅部後,他們還未收到回復。
全省唯一落選項目
為了對傳承於不同區域或不同社區、群體持有的同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確認和保護,我國從第二批國家級項目名錄開始,設立了擴展項目名錄。擴展項目與此前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同名項目共用一個項目編號,但項目特征、傳承狀況存在差異,保護單位也不同。
去年12月,文旅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予以公示,河北省共計有15個非遺項目入選,其中新入選項目5個,如邢臺市“南路絲弦”、滄州黃驊市“賈氏青萍劍”,擴展項目10個,如邢臺沙河市“沙河皮影戲”,而廣平縣“盧氏太極拳”也在擴展項目之列。
河北新聞網早前報道提到,盧氏太極拳是清道光年間廣平縣(今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盧鳴金繼承前人精華,融會貫通所創,該拳種重實戰、擅技擊、易養生。隨著世人對盧氏太極拳有深入了解,國內外習練者眾多。
不過,待到今年6月,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出爐,盧氏太極拳成為省內唯一落選的項目。
事實上,在今年4月8日,河北省文旅廳收到了來自文旅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關於請調查核實“盧氏太極拳”有關問題的函》。其後,河北省文旅廳請省體育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協助提供盧氏太極拳在武術、體育領域傳承傳播等情況,並責成邯鄲市文廣旅局和廣平縣政府專題調研。
相關函件透露,盧氏太極拳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9年向文旅部申報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已入選公示名單。文旅部在報請國務院審核時,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對包括盧氏太極拳在內的有關傳統武術類項目征求國家體育總局的意見,國家體育總局查詢了《中國武術器械名錄》,沒有查到“盧氏太極拳”項目的佐證。
經過省內一番調查研究,當月,河北省文旅廳在報告給文旅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材料中稱,我們認為,盧氏太極拳歷史悠久,傳承脈絡清晰,與其他太極拳相比有一定差異性,已經自成體系,並且習練群眾多,影響大,符合非遺項目的認定條件,建議繼續保留盧氏太極拳的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認定資格。
盧氏太極拳傳承人盧奎恩、盧奎鎮、盧尚奇的申訴材料介紹,盧氏太極拳是邯鄲市、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申報過程中,經過了廣平縣人民政府、邯鄲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河北省文旅廳的調查、認定、推薦以及文旅部非遺司從評審專家庫隨機抽取的國家級專家評審,並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他們稱,在2021年6月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盧氏太極拳”無故被去除,邯鄲廣平人民群眾感到非常可惜,也十分遺憾。
申訴材料還提到,目前以盧奎恩、盧奎鎮為代表的盧氏太極拳傳人,在河北省廣平縣義務傳授太極拳 60 余年,學員成千上萬,為盧氏太極拳的推廣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但他們年齡已高,面對這樣一個理論體系成熟、器械配套完整的稀有拳種,不僅急需挖掘整理,也需要培養新的人才,將這一優秀的拳種傳播下去。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保護這一武術瑰寶傳承下去的重要支持。
“有異議的話,這個項目就不立”
近日,河北省文旅廳一名了解此事的人士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中國武術器械名錄》未查到盧氏太極拳項目的佐證”,這可能是申報沒通過的一個原因。
“本來社科類的東西不像自然科學,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般來講有異議的話,這個項目就不立。”他表示,有異議就是沒有廣泛認可,具體的什麼原因國家(相關部門)也沒給我們說。“這個事情,縣裏省裏材料都有,一級一級往上推,也都沒問題,我們省裏專家也認定可以,但是這個事情還要征求各方的意見,國家體育總局那邊還有意見,就是這個情況。”
1982年到1986年,原國家體委曾進行了一輪大範圍拳種挖掘工作,認定了129種拳種。例如,太極拳認定了陳、楊、吳、武、孫五派。
公開報道顯示,當時,原國家體委提出“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要求,這成為認定拳種的基本標準。1991年,原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選擇其中71個內容較翔實的拳種,出版了相關名錄,記載了拳種的源流、拳理、特點以及功法、套路、對抗形式等。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此前曾介紹,上世紀80年代的認定,基本涵蓋了主要的拳種。如果民間希望認定新的拳種,首先要向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提出申請,其後接受專家評審。
盧尚奇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則提出,原國家體委認定了129種拳種,但有好多拳種沒在《中國武術器械名錄》裏,也是國家級非遺,例如河北邢臺王其和太極拳、李氏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定標準是“100年傳承三代”,盧氏太極拳從盧鳴金宗師到現在已經傳承七、八代了,完全符合國家級非遺認定標準。
另外,在他看來,有關部門是在自我否定,“他們從國家專家組數據庫裏面抽取11位專家評審後才進行的公示,公示期過後,又取消掉。”
盧尚奇回顧道,今年6月,他已向上反映過一次,10月12日前後,文旅部有一名工作人員通過電話進行了回復,“(工作人員)也沒有解釋清楚取消掉我們項目的原因,解釋不清楚,說公示不代表公布最終結果。”
澎湃新聞試圖向上述文旅部工作人員了解雙方溝通細節。這名工作人員不願透露,稱已經按照程序給對方說明了。
文旅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一名工作人員近期受訪時表示,他不清楚盧氏太極拳未列入國家級非遺的具體原因,但對流程作了大致介紹。他說,任何評審都有一個推薦、評審、公示、公布的過程。公示目的是:任何單位、個人如果對這個項目有異議,都可以提出來,在這中間如有人反映問題,就得研究處理。如反映的問題屬實,項目就會拿掉。
他指出,在國內,還有很多省份、地區有細分的太極拳種類,這是比較專業的問題。《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相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形式和內涵在兩個以上地區均保持完整的,可以同時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文旅部將把擬推薦情況的名錄報給國務院。國務院還會征求有關部門意見,比如太極拳。因為太極拳是體育項目,國務院會征求體育總局的意見,假如體育總局提出不同意見,看國務院是否采納。有些項目,國務院征求了主管部門意見認為不妥,也有可能會拿掉。”這名非遺司工作人員稱。
值得註意的是,前述河北省文旅廳人士受訪時還提到了盧氏太極拳和顧氏太極拳的爭端。他說,“顧氏那邊立的是顧殿一,是個傳說的人物,沒有證據可考,盧氏是可考的,武術圈老是弄這些,只要(盧氏太極拳項目)報上去,那邊還有人告,本來多少年的積怨。”
該門太極拳不止一種稱呼。公開資料顯示,顧氏(也有稱“顧式”)太極拳由明末清初雲遊道長顧殿一傳至邯鄲,稱“顧式”者認為,該派太極拳最早是顧殿一所傳,故應稱“顧式太極拳”。而稱“盧氏”者,主要為河北廣平盧董村的盧氏後人,第五代盧董村之盧鳴金出類拔萃,技藝超群,而且所傳弟子甚多,影響波及數省,盧董村至今薪傳不斷,盧氏後人自然要以“盧氏”為稱。
其中,第五代傳人盧鳴金被認為對此拳貢獻最大,他撰寫《拳譜》《槍譜》《劍譜》等本門武功的著作,使此派武功成為享譽晉冀魯豫的一大太極流派,後世感念盧鳴金之功德,遂稱此拳為“盧氏太極拳”。
對於盧氏太極拳傳承人此番“申訴”,河北省文旅廳這名人士感到詫異。
他說,“怎麼還有人上訴這個事情啊?其實這個也是不可能改變了,怎麼可能放呢?”
澎湃新聞記者 鐘煜豪 高宇婷 實習生 楊娜 方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