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節,中國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某些地方有吃湯圓,糍粑的習俗。冬至,吃餃子這又是為什麼呢?
在古代,人們對冬至十分重視,把它當做一個很大的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傳說,張仲景在長沙任太守時,理政三年不忘堂行醫,診病施藥。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走到家鄉白河,見兩岸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搭棚支鍋,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一鍋同煮,熟後撈出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裝的“嬌耳”再制成“祛寒嬌耳湯”,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服後周身血液上湧,兩耳發熱,寒氣頓消,凍耳很快治好。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已成為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好吃不過餃子。
食材味覺,一個在朋友圈專註健康優質食材的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