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與古代數理文化、哲學、宗教、迷信、形而上學、玄學的糾葛
玄學是什麼?
玄學,此處的"玄"字,起源於《老子》中的一句話"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學本來是道家(道教)哲學上的一個用語,指的是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以《老子》為研究核心的哲學思潮。玄學又稱新道家,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產生於魏晉。也可以說是道家之學的一種新的表現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稱。其思潮持續時間自漢末起至宋朝中葉結束。玄學是魏晉時期取代兩漢經學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學即"玄遠之學",它以"祖述老莊"立論,把《老子》、《莊子》、《周易》稱作"三玄"。道家玄學也是除了儒學外唯一被歷史上定為官學的學問。
《老子》這本書,傳到後世,變成了兩類,一個說是黃老之學,一個說是老莊之學。
黃老之學,說的是黃帝、老子之學,這是“火藥味”有些濃的解讀方式,謀事多一些,有積極的一面;而老莊之學,是老子和莊子之學,這就逍遙了,謀人多一些,消極的因素更多些。
數理文化就有這種麻煩,其內容雖然看似是一個,可是看你怎麼用?其人文性質就會奇妙的發生一些變化。所以後世大談修德、修身、修心了,數理文化這個文化根源卻只當是基礎了。
同樣一本古代數理文化的書,可以是《九陽真經》,也可以是《九陰真經》,是什麼,由使用者決定,而不是這本書決定。
玄學這個概念,被現代廣義的擴展開來,就成了不懂的東西、不知道的東西如何解釋了。這就不是哲學概念了,這是人文的糊塗意思了。
儒家研究當時認為知道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其中更有些樸素辯證、唯物的意思;而道家這種玄學,其中部分內容研究未知的、不知道的,其中有辯證、相對的邏輯,但並不一定唯物,往往唯心。這在古代,是對文化的一種補充。因為不知道的東西,也有人通常也至少想知道一個可以接受的說法。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
理論物理假說為何都是西方的?
近代的玄學,主要來自西方,而且主要來自西方的理論物理假說。這就奇妙了。號稱的“物理”怎麼和玄學扯上關系了?
沒有證實或者無法證實的理論物理猜想,現在西方稱為理論物理假說。也就是這些內容是還停留在理論層面、數學層面、主觀層面的一些物理理論方面的主觀猜想。
當然,由於現代數學很奇妙,這些東西也就顯得很奇妙的樣子。
這類假說西方現在很多,例如大爆炸的奇點理論、弦理論、膜理論等等,這些都是基於已發現或證實部分的內容利用數學方法擴展引申產生的理論物理假說,實際就是猜想,推測,有沒有這種可能啊?發明者自己也在問自己這個問題。
作為物理學的探索方法,這並無可厚非,現代物理大多數理論方法的來源就是使用這種數學方法,這實際就是數理文化的方法。可是,這些內容一旦用於人文解讀,就會性質大變。譬如總有無聊的人問,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樣子啊?這是在探討理論物理的態度嗎?大多數情況不是,是在玩玄學。
誰確定大爆炸必須存在了?物理並沒有確定!西方反大爆炸的理論依然存在,還在打嘴皮子官司。大爆炸理論的缺陷在於,那個起點怎麼來的?還僅僅是數學引申反向推導,並未且是證據。起點的這個大爆炸過程解讀有問題,起初的時空超光速擴展,這個概念不數學、不物理。而且如果沒爆炸,僅僅是噴發有沒有可能呢?這不能否定。等等。因此才會導致各種其他理論的產生。當然,也都沒有物理證據。都是基於數學的假想。
現在就有外國科學家印第安納大學的 Nikodem Poplawski 教授提出,我們的宇宙就在一個黑洞之中。並不是筆者吃飽撐的有點反對意見。
一定要提個外國人名才有人信這事,這也很不正常。
黑洞
這類假說西方近代產生的很多,而且層出不窮,反正沒法物理證實,自己也吵的不亦樂乎。“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換大王旗。”至少挺熱鬧。但這並不代表西方真解決了這些物理問題了,也不代表物理理論這方面就有什麼領先的了。因為同樣是沒有證實結果,對於人文而言,你說知道與不知道,是一個意思。
由於西方至今還不是唯物文化,假說無需證據,只需數學以及天馬行空的臆想就能弄出來一堆。中國這樣的假說,如果作為物理學家,是沒人敢拿出來的。沒有證據的東西,不好意思說這是物理,這讓同行笑話,這有點不著調兒、不靠譜兒。所以通常國內都是民科在玩這些東西,不入大雅之堂。當然也偶有蒙正的。一個理論能夠引申的可能性通常並不是很多。彩票買多了,還有中獎的呢。
所以,中國這方面的內容很少,一看都是外國人的假說。這並不是說中國物理有多麼的落後,“道不同不足為謀”而已。量子通信、集群無人機、電磁炮、氫彈、倍速飛行等等,很多物理內容西方現在讓我們公開技術,能公開嗎?當年,也沒人給我們公開技術啊。
而西方並不在乎這個文化問題,通常這種東西最容易上個報紙的頭條,具有一驚一乍的新聞效應。他一個人坐屋裏那麼一想,就又把什麼理論給顛覆了,這樣先至少弄點稿費什麼的。
物理界真正有理論顛覆意義的理論,近一百年也就有兩個,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其他通常都是擴展和打補丁罷了。
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在文化領域顛覆了什麼?
相對論產生之初的十年,也是理論物理假說,直到其產生後的第十年,利用日食的機會,人們第一次證實了光線在引力場的作用下會發生彎曲。接著,隨著哈勃望遠鏡的上天,引力透鏡、紅移等現象被證實,黑洞被間接證實等等,這樣,相對論才被廣泛的接受了。
也就是理論物理假說如果被證實,那麼真是物理!
那個年代,諾貝爾獎的評委還很謹慎,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不是因為他的狹義、廣義相對論,而是因為他提出來的光的波、粒兩重性的解讀,這個在當時是有物理證據的,而相對論當時還停留在理論層面。
那麼相對論是普適真理嗎?愛因斯坦自己都知道,不是!但是一些人以為是,特別是不懂的。
愛因斯坦研究過超低溫的情況下的基本粒子所謂的凝膠態,也就是在逼近絕對零度的溫度環境下,光子的速度會大大降低,甚至被接近“凍結”。這種情況,在宇宙中存在嗎?不清楚,或存在。這樣的地方,相對論基於的真空情況下光速永恒不變還有意義嗎?沒意義。這又多了一個溫度要素的影響,光速不再是常數了。愛因斯坦研究過這個,自己知道。
相對論這種理論物理假說在過去100年取得巨大證實性的成功,這並不代表它普適,也不代表這種數理方法就普適。也就是不代表所有理論物理假說都會被證實。大多數物理假說,在你甚至不知道它是什麼的情況下,就已經被歷史長河所淘汰了。
相對論的成功影響為什麼大?因為這改變了哲學、玄學、迷信、宗教對宇宙(時間、空間)的認識,這是具有顛覆性的文化意義的。而人類對天文學的認識,一直是與神有關,與玄學有關,與宗教有關的。直接影響到對哲學的認識。
西方近代大肆炒作愛因斯坦和相對論,目的在於改變宗教文化的束縛。可是,這個奇點並未跳出上帝的手心。假設有奇點,奇點怎麼來的?這已經是哲思了,暫時不是物理問題。
而量子理論更是把西方古代的線性思維方式的數理文化砸個稀巴爛,這才有薛定諤不死不活的那只貓的比喻,這衝擊的是西方的線性邏輯(yes or no)的文化。
好在當年伏羲留了一手,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可以直接兼容量子理論,中國古代文化的邏輯兼容yes and no 和yes or no。這個文化超前就不是一點半點了。因此中國人沒覺得量子理論有什麼不正常的,很正常啊。
古代的這類文化內容,均與天文有關,而且對天文的認識還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八卦、五行、太極的數理均可追溯到河圖上,而河圖是觀察五大行星運動產生的一個抽象的數理模型。
仰望星空
愛因斯坦提出來的上帝擲色子這個人文問題在說什麼?
愛因斯坦也並未打開古代數理大一統文化的這個結,他說的一個著名的物理性的比喻就是上帝是否擲色子?這裏並不是討論上帝存在還是不存在的宗教問題,而是討論物理界有沒有一種規律是具有普適意義的。特別是天文學,宇宙是否是隨機產生的結果?這不僅關系到宇宙的產生,也關系到唯心哲學的一個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裏來?愛因斯坦並未解決這個問題。
霍金的答案是上帝不僅擲色子,而且色子擲到哪裏都不知道。這是現代物理界對這個問題的一種答案。也就是宇宙的產生很可能是隨機性的結果。那麼,人類的產生就更加隨機了。
這些人在探討這類問題的時候,可並不是好好地在研究物理,而是在研究文化!而且在引領這種終極思考的文化的方向。這在古代,是宗教、玄學、形而上學、哲學、神話需要解決的文化問題。
一些人不理解愛因斯坦為何不當總統,而是繼續研究物理。他晚年研究的還是物理嗎?是文化。和牛頓、霍金晚年一樣,他們都在研究文化。而且是當年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耶穌、畢達哥拉斯等在思考的問題。這種文化的內容,在愛因斯坦看來,比總統重要。
可惜,這個問題,愛因斯坦並沒有給出最終的答案。而霍金否定了這種所謂理論物理大一統的可能性。而這個問題,至今並無結論!因為物理累得滿腦袋汗,並無法拿出最終的證據來。
色子
這類理論其中的一部分從文化角度而言已經研究到方外和玄學的空間
基於這種理論物理假說的進一步的數學引申或者人文臆想,那又算什麼呢?
現在網上這種內容的東西很多。而聊這類復雜數學、物理內容的,大多數情況並不是搞物理的人在說,反倒是一幫不懂物理、不懂數學的“文化人”在聊這些並不懂的東西。
古人稱這類東西的一部分是形而上學、或者玄學,宗教、迷信都借用這類數理文化的內容。因為這涉及神仙鬼怪的住房問題。
如果對這類東西太感興趣了,甚至就信了,結果會怎麼樣呢?
影響三觀。三觀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如果宇宙有普適的公理,那麼這個擲色子問題就是不擲色子,神安排的宇宙了。
如果擲色子了,就是宇宙僅有幾種可能性而已,但是誰擲的?中國古人認為是大自然的力量,西方古人認為是上帝。那霍金的想法就是,這是隨機性的結果,無需神幫忙了。
至於現代中國的唯物文化則認為這需要繼續探索,到底是什麼情況,現在還並不清楚,對此,我們尚且無知。因為尚無證據可言。因此,你信盤古還是信大自然創造的宇宙,這些都是你自己的想法。
科幻與玄幻的不同
現在的一些所謂的科幻小說或電影,實際應歸類為玄幻分類,可是這類東西總是打著科幻的幌子,這樣書或電影會好賣些。例如《三體》,這應該歸為玄幻,而不是科幻題材。
這有區別嗎?有!
就像《三國演義》明確是小說,而《三國誌》明確是史誌,這就不同了。同樣裏面都有虛構,《三國演義》可以不顧事實,只要你喜歡,而基於主觀的臆造,除了人名、年代、主要架構的事件,其他都可以是假的。但是《三國誌》就得考慮內容不能太離譜了,曲筆可以,錦上添花就不行。否則,史學家不幹。那麼,對於讀者來講,就差不多知道什麼該信,什麼不該信了,至少能大概分清什麼是娛樂,什麼是扯淡,什麼是正經事情了。
而科幻和玄幻搞不清楚,那麼孫悟空算科幻嗎?現在人背上飛行器,也可以飛了。但孫悟空依然是玄幻。
玄幻如果被當真,從心理學上來講,這人容易脫離現實,逃避現實,產生心理疾病。從哲學角度來講,三觀不正了。
娛樂、扯淡,有限範圍並沒有什麼問題,可是過分了,顛覆三觀了,這事就大了。
如果打著科學、物理的幌子說玄幻,這文化的欺騙性太大,會騙到小孩子。因為,科幻的內容通常都是現代物理還未搞定的問題,其原理並沒多少人真懂。而玄幻的內容,不用考慮物理問題,敢想就足夠了,參考《山海經》的寫法就行了,看著不懂就對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