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冬至三候是什麼?
了解“冬至三候”,首先要了解“三候”。因此,下面還是先說一下什麼是“三候”,然後再說什麼是“冬至三候”。
一、什麼是“三候”
我國古代把一年分為二十四個節氣,每一個節氣是十五天。同時,古代又把每五天稱為“一候”,那麼,在一個節氣的周期內就有“三候”,一般是分別將其稱為初候、次候和末候。這樣的話,一年就是“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天”。因此,古人稱之為“五日一候,三候一氣,故一歲有二十四節氣”。
二、什麼是“冬至三候”
從上面說的“三候”中,我們知道,每五天為一候,每個節氣有“三候”。那麼,所謂“冬至三候”就是指”冬至“這個節氣中的三個”候“,也就是第一個五天為“初候”,第二個五天為“次候”,第三個五天為“末候”。
“冬至”的“至”是指“極致”的意思,也就是說冬天已經到頭了。因此,在這十五天的“冬至”節氣中,變化的跡象還是很明顯的。雖然天氣還是很冷,但畢竟是白天越來越長,夜晚越來越短,因為太陽開始逐步北移了。由此就出現了陰氣越來越少、陽氣越來越多的現象。
古人早就發現這樣的變化特點,並對這冬至的變化給予了生動的概括,那就是:“初候蚯蚓結,次候麋角解,末候水泉動。”這三句話就是人們所說的“冬至三候”。
下面根據古人的智慧結晶,對“初候蚯蚓結,次候麋角解,末候水泉動”做一個解釋說明,以便大家的理解——
古人認為,蚯蚓在陽氣未動之時,屈首下向;在陽氣已動之時,回首上向。冬至初候之時,陰氣仍很強盛,土裏的蚯蚓縮成一團,像打結的繩子。所以,古人將這第一個五天概括為“初候蚯蚓結”。
在“次候麋角解”中,“麋”是指麋鹿,又叫“四不像”。古人認為麋鹿屬於陰生動物,而冬至時節一到,麋鹿就感受到了陰氣在逐漸減退,於是,其鹿角就開始脫落了。所以,古人稱之為“次候麋角解”
。
至於 “末候水泉動”,這是指在最後這五天中,地表寒氣雖然還是很重,但深井中卻開始有氣冒出來了。這就意味著陽氣開始回升,大地即將復蘇,而山中的泉水也因陽氣回升而開始流動了。
從古人總結的“冬至三候”中,我們完全可以體會出詩的意境:冬天來了,春天還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