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地區民間藝術的典型代表——羅山皮影戲
河南羅山地處江淮之間,有著特殊的地域人文環境,自然也蘊藏了特殊的地域傳統文化。民間音樂、舞蹈、手工藝、民間故事等傳統文化俯拾即是,獨特的地域文化孕育著獨特的民間戲曲,其深厚的文化沃土也是“羅山皮影戲”茁壯生長,快速發展的後備力量。羅山皮影作為中原皮影戲在當代的重要遺存,無論從皮影音樂、皮影文學,還是從皮影造型、制作工藝、傳承方式等方面,都有著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羅山皮影戲是由古代中原影戲逐漸演變而成的,清末羅山周黨鎮皮影藝人詹國祥前往河北灤州,拜曾為慈禧太後表演皮影戲的宮廷藝人蘇鼎山為師,吸收灤州皮影戲的藝術經驗,藝成回鄉,與羅山傳統皮影改革融合,授徒傳藝,組班演出,使羅山皮影戲日臻成熟,繁衍興盛。
羅山皮影制作工藝精良,用料講究,鏤刻精細,像刻準確;演唱方面,音樂旋律流暢,唱詞雅俗共賞,通俗易懂,道白如詩詠唱,具有豫南民歌、民俗語言特點,采用地方方言,江淮地區觀眾聽著親切、明白,詞白常多含大家耳熟而詳的民間諺語、歇後語、笑話、鄉間俚語,能引起演員與觀眾的一致共鳴,從制作到演唱,都具有鮮明的羅山地方戲劇藝術特色。
羅山皮影戲集江淮地區的民間戲劇、舞蹈、文學、音樂、曲藝、 手工藝、畫繪、人文民俗於一身,是研究江淮民間藝術的寶貴資源,也是江淮地區民間藝術的典型代表,它開始於北宋景祐年間,歷經明清,興盛於明清時期,也是我國宋代皮影的主要流傳,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由於羅山地處鄂豫皖三界交接之處,融豫南、鄂北、皖西文化風韻為一體,所以音樂上,羅山皮影戲音樂也富含楚風、豫韻、皖情特色,全部由豫南江淮一帶民歌小調演變而成,音樂唱腔高亢、激昂、藝人表演戲路豐富,文武並唱,旋律明快,節奏感強,地方特色突出,唱腔高亢、明亮、委婉、悠揚,真假聲替換自如,優美動聽,在傳統皮影藝苑中獨樹一幟,深受江淮地區群眾青睞。羅山縣皮影戲的表演,與其他地方戲的表演大不相同。
千余年來,沿襲至今,皆是演員操作影人的三根小棍,使影人的形象映於影幕之上。根據劇情的發展,舉、止、動、靜,喜、怒、哀、樂的表現,都要靠演員拿影子的基本功。“影子戲好唱,三根棍難戳”影子的拿法很有學問,講究技巧,它需要根據劇中人物的行當不同而各有差異,表演聲勢分為大小動作,小動作表演起、坐、觀、飲、叩首、接奉、捋髯、整冠等,表演惟妙惟肖。
大動作表演如騰雲駕霧、打虎擒龍、沙場撕拼等花樣翻新,令人目不暇接!演唱時真假聲轉換自如,呈現出高亢明亮、委婉動聽的藝術風格。唱詞詼諧幽默,朗朗上口,體現著江淮民間口頭文學的特點。歷代相傳的羅山皮影戲劇目有416個,其中經常演出的有231個,多取材於古典文學名著,深得各地觀眾青睞。
一千多年來,羅山皮影戲經過輩輩皮影大師的潛心研習、薪火相傳,現已發展為生、旦、凈、醜行當齊全,唱詞道白,雅俗共賞,音樂唱腔,優美動聽,皮影制作美輪美奐,樂隊構成簡約明快,已經是表演非常成熟的地方戲劇之一,並一直在江淮地區民間藝術中獨領風騷,為豐富和活躍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做出了積極貢獻!
羅山皮影戲作為至今還流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老戲曲劇種,應加以積極保護和傳承。然而,皮影戲的現狀並不樂觀,處於後繼無人的危險境地。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學,覺得土氣,不新潮,認為學皮影戲不如外出打工掙錢多,因而,造成了皮影戲藝人後繼無人。若想讓皮影戲傳承下去,首先應將皮影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其予以保護,引起人們的關註,同時提高藝人的待遇,提升其社會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