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筮法《左傳》、《國語》之記錄
大衍筮法
《左傳》《國語》之記錄(學習筆記)
大衍筮法
以蓍草為工具(今天的蓍草以推廣和旅遊品為主),在先秦時期主要用於禮儀占蔔,不是絕對權威。可以聽,叫天謀,可以不聽,叫人謀,並沒有一定要按占蔔的結果來執行。
目前記錄不完整,再其發展的過程之中體現了中國古代的筮法理論根源。
作用:
1、模擬天象,模擬自然。
2、使用不可解釋的自然體系。
3、隨著認識的深入,在各個體系之中加入認為解讀的部分,形成情理分析與數理分析的綜合。
筮法於中國文化
筮法的發展史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切面。
筮法有其科學的一面。
筮法事中國哲學的始點,代表了中國人認識世界方略。
朱熹對於大衍筮法的補充
朱熹的補充屬於一家之言
其自言依據為《左傳》、《國語》中所記的各種歷史占筮之例,但是其原則又與這些例子並不完全一致。
“無變爻,則占本卦彖辭。而以內卦為貞,外卦為悔”
-------
-- --
-- --
-- --
-- --
-- --
圖例為山地《剝》卦
坤卦為貞,艮卦為悔
卦辭:不利有攸往。
《剝 彖》曰:剝,剝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止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陰虛,天行也。
“一爻變,則以本卦變爻辭占”。
天風《姤》卦天水《訟》卦
(gou第三聲)
此圖例中《姤》卦為本卦,其九三爻發生變化。
《姤》卦九三爻辭: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
臀部沒有皮膚,行動困難,有危險,無大災禍。
“二爻變,則以本卦二變爻辭占,仍以上爻為主”
天風《姤》卦風水《渙》卦
此圖例中《姤》卦為本卦,其九三爻與九四爻發生變化。
《姤》卦九三爻辭: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
臀部沒有皮膚,行動困難,有危險,無大災禍。
《姤》卦九四爻辭:包無魚,起兇。
廚房裏無魚,象征下出現了兇險的事情。
“三爻變,則占本卦及之卦之彖辭,而以本卦為貞,之卦為悔,前十卦主貞,後十卦主悔。”
天風《姤》卦雷水《解》卦
此圖例中《姤》卦為貞卦,《解》卦為悔卦,《姤》卦為九三爻發生變化。初六爻沒有發生變化,以之卦(《解》)為主導。
《解》:利西南,無所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吉。
《解 彖》曰:解,險以動,動二免乎險,解。解利西南,往得眾也。其來復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e第四聲),解之時大矣哉!
“三爻變,則占本卦及之卦為彖辭,而以本卦為貞,之卦為悔。前十卦主貞,後十卦主悔。”
天風《姤》卦風澤《中孚》卦
此圖例中《姤》卦為貞卦,《中孚》卦為悔卦,《姤》卦初六爻,九三爻與九四爻發生變化。由於初爻發生了變化,本圖例以《姤》卦為主。
《姤》:女仕,勿用取女。
《姤 彖》曰:姤,遇也,柔遇剛也。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天地相遇,品物鹹章也。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時義大矣哉!
“四爻變,則以之卦二不變爻占,仍以下爻為主。”
天風《姤》卦地水《師》卦
此圖例中《師》卦為之卦,與《姤》卦對比,初六爻與九二爻沒有變化。
《師》卦初六爻辭:師出以律,否藏兇。
行軍要遵守必要的章法,否則就會潛藏兇險。
《師》卦九二爻辭: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在作戰中保持合理的行為,吉祥而沒有過錯,王上幾次給予嘉獎。
“五爻變,則以之卦占”
天風《姤》卦山雷《頤》卦
此卦例中《頤》卦為之卦,對比《姤》卦,其只有上九爻沒有發生變化。
《頤》卦上九爻辭: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從養而確立目標,經過風雨終見彩虹。
“六爻變,則《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卦辭。”
天風《姤》卦地雷《復》卦
此圖例中《復》卦為之卦,與《姤》卦相比,全部爻位發生了變化。
《復》卦卦辭: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亨通,出入無疾病,朋友來無災咎。返還其道,需(經)七日往者復來,(故)利有所往。
“六爻變,則《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卦辭。”
天之《乾》卦地之《坤》卦
按照六爻變的原則,《乾》卦與《坤》卦互相轉化。
《乾》變《坤》,則使用《乾》卦用九爻文辭:見群龍無首,吉。
《坤》變《乾》,則使用《坤》卦用六爻文辭:利永貞。
總結
大衍筮法的記錄是不完整的,補充只能是見仁見智。
大衍筮法較好的體現了數理的概念,但不是完備的數學體系。
大衍筮法還是結合歷史文獻來分析。
大衍筮法
《左傳》《國語》之記錄
《左傳》《國語》筮例
《左傳》《國語》中與《周易》和其他筮書有關的記載,共有22條。
從這22條記載看,基本可以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引證《周易》經文來說明一個問題,活闡述自己的看法;一種是以《周易》或其他筮書進行占筮,以預測事情的吉、兇、禍、福。同時,在占筮的過程之中,出現了後世解讀《周易》的基本方法。
引證《周易》說明問題或闡述觀點
《左傳 昭公二十九年》:“秋,龍見與絳郊。魏獻子問於蔡墨......對曰:‘.....《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潛龍勿用。”其《同人》曰:“見龍在田。”其《大有》曰:“分龍在天。”其《夬》卦曰:“亢龍有悔。”其《坤》卦曰:“見群龍,無首吉。”《坤》之《剝》曰:“龍戰於野。”’若不朝夕見,誰能物之...。”
崔武子見棠姜
《左傳 襄公二十五年》:“棠公死,偃禦武子以吊焉,見棠姜而美之......武子筮之,遇《困》
之《大過》。史皆曰:‘吉。’示陳文子,文子曰:‘父從風,風隕妻,不可娶也!且其鰩
曰:“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兇。”“困於石”往不濟也,“據於蒺藜”,
所恃傷也;“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兇”,無所歸也。’崔子曰:‘ 嫠也何害!先夫當之矣!’遂取之。”
崔武子見棠姜
這一個例子說明在這一時期《周易》占筮出現的兩個顯著特點:
第一,並非決定性作用,只是當時人們判斷事物的一個參考性意見。
第二,史巫之士也多會參察言觀色,根據當事人的需要來解讀《周易》占筮的結果。
《左傳 莊公二十二年》
《左傳 莊公二十二年》:“陳厲公.....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見陳候者,陳候
使筮之,遇《觀》之《否》,曰:‘是謂“觀國之光,利於賓於王”,此其代陳有國乎?不
在此,其在異國,非此其身,在其子孫。光遠而自它有耀者也。’”
周史是原來給周天子服務的占蔔人士,面見陳候,自稱精通周易。給陳公的兒子敬仲預測一下,觀測整個國家的風光,象征有高神視野的人適合做大王的賓客,輔助君王。陳國以後滅亡他能在異國封王,在別的地方成就一番事業,但是不在此地,也不是他,是他的子孫。
是比較精準,也正如他所言。
《左傳 莊公二十二年》
坤,土也。巽,風也,乾,天也。
風為天於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於是乎居土上,故曰“觀國之光,利於賓於王。”
《左傳 莊公二十二年》
------------------
------------------
--- ------------
--- ------ ---
--- ------ ---
--- ------ ---
《觀》《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