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日用而不覺的文化使者
編者按:
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評價《浙江通誌》“是迄今為止最為齊備的浙江歷史文化的百科全書”,該誌共113卷,涵蓋浙江省域內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人物等各方面內容,門類齊全、橫不缺項、縱不斷線,更設有《越文化專誌》《錢塘江專誌》《運河專誌》等14卷專誌,以突出浙江特色。《浙江通誌》展示浙江“魚米之鄉、絲茶之府、文物之邦、旅遊勝地”的悠久歷史,凸顯浙江“方誌之鄉”的文脈傳承和鮮明特色,是浙江文化強省建設的標誌性工程,也是浙江打造“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豐碩成果。
為更好地解讀《浙江通誌》,講好浙江故事,品鑒浙江韻味,“方誌浙江”刊發由省方誌辦省誌工作部組織策劃的系列文章,作者有相關卷帙的主編、主纂,有具體撰稿的業務骨幹,還有各個部類的責任編輯,他們基於十余載的心路歷程和修誌實踐,從不同視角提供對《浙江通誌》編纂的體認與覺解,敬請垂註。
↑2023新春煙花大會 杭州網 王川攝
兔年元宵節,錢塘江畔,璀璨輝煌。一場時隔11年的煙花燈光秀絢麗綻放,近3萬發煙花點燃杭城夜空,煙花升騰,滿眼星辰。觀看市民規模空前,錢江兩岸一時萬人空巷。
自古以來,通過燃放煙花爆竹來辭舊迎新、祈福禳災,就是中國傳承千年的民俗傳統。王安石用“爆竹聲中一歲除”,寫出宋人燃放爆竹辭舊迎新的習俗;蘇味道用“火樹銀花合,星橋鐵索開”,繪出唐人元宵之夜燈光焰火璀璨輝煌、宵禁放開人聲鼎沸的盛況。疫情三年,兔年春節的意義不同往年,杭州用一場盛大的煙花大會,鏈接年俗的結束與新生活的開始,溫暖了廣大人心。
民俗,對於現代人而言,就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或似曾相識卻不甚了解,或習焉不察而不自知。在中華傳統文化日漸復興的當下,民俗這個“老物件”,也正逐步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
↑半山立夏習俗世代相傳 留住記憶與鄉愁 杭州網 王川攝
一
何謂民俗?簡言之,就是在民間長期流行的風尚、習俗。
民俗的源頭在民間,是廣大人民群眾智慧的創造和結晶,帶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民俗的底色是文化。文化無形,需要鮮活的載體才能將其具象為文化實體。民俗就是文化具象的鮮活載體。
具象在物質層面上,如飲食、服飾、建築、繪畫藝術等;具象在精神層面上,如歲時節日、生活習俗、生產習俗、商貿習俗、人生禮俗、方言、信仰習俗、思想觀念等。
中國人最喜愛的民俗當屬歲時節日。一年四季,各種節日在時光中流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臘八節等等,時間被一一標註上記號,生活就有了節奏,內心也有了期盼。
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各地不同的自然環境、物產稟賦造就了不同的民風民俗。明代地理學家王士性就認為:杭嘉湖平原水鄉,為澤國之民;金衢嚴處丘陵險阻,為山谷之民;寧紹臺溫連山大海,為海濱之民。不同地區的民俗各有異趣,既鮮活又獨特。
杭嘉湖以蠶業為盛,形成豐富的蠶俗。這一帶蠶農們流傳著“忙一個月,吃一年”的說法。蠶農喜歡在蠶室放一只泥塑彩繪“蠶貓”或貼一張彩繪蠶貓圖,俗信以為老鼠就不敢進來了,叫作養蠶貓。
去年入選聯合國人類非遺的徑山茶宴習俗,以茶參禪問道,茶禪一味,令人悠然坐忘。茶宴從張茶榜、擊茶鼓、恭請入堂、上香禮佛、煎湯點茶、行盞分茶、說偈吃茶到謝茶退堂,有十多道儀式程序,賓主或師徒之間用“參話頭”的形式問答交談,機鋒偈語,慧光靈現。
海邊的漁民們,向大海討生活,在舊時代往往九死一生,因而形成獨特的漁業生產習俗。出海捕魚前,他們要舉行祭祀儀式,祈求出海一帆風順、平安歸來,俗稱“請順風”。
金華義烏一帶“敲糖幫”的故事名聞遐邇,“雞毛換糖”也成了浙江人艱辛創業的精神象征。早在清乾隆時,義烏農民於每年冬春農閑季節,肩挑“糖擔”,手搖撥浪鼓,用本地特產紅糖加花生、芝麻制成餅糖,去外地串村走巷,上門換取禽畜毛骨、廢銅爛鐵等博取微利。後來操此業人數漸增,發展成為獨特行業敲糖幫,漸成組織,形成一套規矩,使“雞毛換糖”這一行業得以世代相傳。
以上所舉不一而足。各地豐富多彩的民俗傳統,串珠成鏈、織錦成緞,共同創造出浙江綿密深厚、特色鮮明的民俗文化。
↑杭州拱墅“運河之春”民俗文化體驗周 杭州網 王川攝
二
民俗中蘊含著豐富的儀式,元宵節吃湯圓賞花燈,清明節掃墓祭祖,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端午節賽龍舟吃五黃,等等。人們常說,要帶孩子過傳統節日,其實就是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親切感與認同感。通過民俗活動的儀式感來重溫歷史,體味傳統,感受文化,交流情感,傳授經驗,進而強化每個人心中的文化認同和身份歸屬。
民間傳統觀念,往往能在潛移默化中入腦入心,形成共同的價值認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此概念出自黨的二十大報告,內涵豐富深厚。自強不息、敬業樂群、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等,這些浸潤心底,如呼吸般自然,日日踐行卻不覺知的中華傳統觀念都是其所指。因而,在倡導社會文明風氣方面,民俗往往能發揮潤物無聲的意外之效。
民俗中存在大量的交往禮節和禁忌,能在無形中約束和規範人們的行為活動。比如婚喪嫁娶習俗中,親朋好友間有來有往的祝賀慰問,起到親情紐帶與互幫互助的作用;商業習俗中,誠信戒欺的經營理念,有助於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營商環境;生產習俗中,諸多開發與保護共存的行為,如山林砍伐與封山護林,海產捕撈與禁漁休漁等,都在有意識地把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尺度,從而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中起到很好的調適作用。
↑閑林古鎮水鄉婚禮 杭州網王川攝
三
民俗這個“老物件”,是帶著時間訊息的文化使者,是傳統文化深處的底層基因,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上具有深層的力量。
在經濟社會高速運轉,鄉土社會日漸遠離的當下,很多傳統民俗因為沒有現實的依托而逐漸僵化,或者消亡。然而在每個人的記憶深處,年少時玩過的遊戲,唱過的歌謠,吃過的家鄉菜,腦海中的風土人情,往往以或深或淺的民俗烙印在我們心底抹上溫暖的亮色。現代人普遍存在的鄉愁,更多是一種文化鄉愁,是對逝去的時光以及附著其上的人、事、物的深切懷念和追憶。而不少耳熟能詳的傳統民俗活動的缺失和民俗事項的簡化,是文化鄉愁的重要淵源。
因此,傳承、保護和活化傳統民俗,對於地方上乃至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和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浙江省對民俗文化的傳承、保護與活化一直不遺余力,編修《浙江通誌·民俗誌》就是有力舉措。
《浙江通誌·民俗誌》是浙江省重大文化工程《浙江通誌》其中一卷,是傳承保護浙江民俗文化的基礎性工作,也是近年來全省民俗編纂和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由浙江省民俗文化促進會牽頭,集結省內各大高校權威民俗專家共同修撰而成。全書上溯萬年前上山文化稻作習俗的起源,下至21世紀初,全面客觀系統地記載了浙江民俗的起源、演變及現狀。內容詳備豐富,涵蓋物質生產民俗、商貿民俗、生活民俗、社會民俗、歲時節日民俗、人生禮儀民俗、信仰民俗、畬族民俗,以及特殊人群民俗等10個方面,體現出濃郁的浙江特色。《民俗誌》的出版,在民俗文化的傳承保護、非遺工作的促進等方面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民俗歷來講究民傳官導,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個人息息相關。作為民俗文化傳承傳播的重要一份子,我們應更多地親近優秀傳統文化,親近美好習俗,為良風美俗的傳播助一份力,也讓自己在傳統文化浸潤中找到精神的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