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未解之謎:歷史上十二生肖是如何產生的?起源何時?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提到生肖,我們都比較熟悉。生肖也稱為屬相,是我國傳統上用於計算年齡的工具,是我國流傳悠久的紀年法。而西方國家則是用星座來計算。
不過屬相也並不是只在中國流傳,在東亞、東南亞,也就是歷史上受中國文化輻射影響的範圍內的國家,也基本上采用屬相的計算方法。區別是受國家文化影響,在流傳過程中根據需要進行了變更,例如:
越南的是:“鼠、牛、虎、貓、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由兔變成了貓。印度的是:“鼠、牛、獅、兔、龍、蛇、馬、羊、猴、金翅鳥、狗、豬”虎變成獅,雞則為金翅鳥。而柬埔寨和泰國則是順序發生了變化,分別以牛和蛇作為開端。值得註意的是遠在歐洲和非洲的希臘和埃及也有生肖,只是其中有很多不同的動物。埃及的是:“牡牛、山羊、猴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獅子、鷹”。希臘的是:“牡牛、山羊、猴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獅子、鷹”。
那麼這生肖屬相究竟是由國外傳入國內的,還是國內傳到國外的呢?又是怎麼產生的。是何時產生的呢?查閱歷史資料我們發現,早在秦朝出土的文物中就可以找到不完整的關於生肖的記載,而最早完整記錄十二生肖且與今相同的是東漢王充的《論衡》。《論衡》卷三《物勢篇》: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醜未亦土也,醜禽牛,未禽羊也。木勝土,故犬與牛羊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卯兔也。水勝火,鼠何不逐馬?金勝木,雞何不啄兔? 亥豕也,未羊也,醜牛也。土勝水,牛羊何不殺豕?巳蛇也,申猴也。火勝金,蛇何不食獼猴?”
同書卷二三《言毒篇》則雲:
“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龍有毒,蛇有蜇,故蝮有利牙,龍有逆鱗。木生火,火為毒,故蒼龍之獸含火星。”
由此可見,在東漢之時,基本上十二生肖已全部定型。南北朝之時,則在民間就廣泛使用了。例如在《北史·宇文護傳》中,宇文護的一份家信中有過記載:“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豬,次者屬兔,汝身屬蛇”所以由此可見,生肖在這秦漢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在使用。而要說何時產生的 可能比這時期還要早。
其實關於生肖的產生,有“排序說”、“星宿說” 、“圖騰說”等等一些說法。
“排序說”源起於現實,成型於神話
在我國有一個傳說:在很早以前,為了便於管理,玉皇大帝想選出十二種動物作為代表的想法。於是派人通知動物,又約定好在卯年卯月卯時之際,所有動物一同到天宮競選,去得越早,排面越靠前。晚於十二名之外的則沒有排面。當時貓和老鼠還是好朋友,約好一起前往,但是老鼠很快忘記了。而龍是沒有犄角的,雞有犄角,於是就奉承雞:“你已經很漂亮了,用不到犄角,把犄角借給我吧”。雞聽了之後飄忽忽的就把犄角借給了龍,但是讓龍競選之後要歸還。
到了卯年卯月卯時之時,凡間的動物都向天宮趕,而由於老鼠忘記叫貓了,貓還在睡覺,牛氣喘籲籲的一馬當先,但是它不知道老鼠躲在它背上,當快要到達天宮的時候,老鼠一跳,成了第一個到達的動物,牛成了第二個。接下來是老虎、兔子等等,而龍來得很慢,但是玉帝看見它頭上有那麼漂亮的犄角,於是讓龍排在了第五。於是十二生肖就這樣產生了。而貓和老鼠成了一對冤家。龍則把雞的犄角據為己有。
這只是一個傳說而已,就拿貓來說,在十二生肖形成之時,貓並不是中國原產物,而是起源於埃及,也有說法稱,貓是唐三藏從印度帶回中國的,也就是說,在十二生肖出現之時,貓還沒出現,自然就沒辦法進十二生肖了。所以關於貓為何沒有出現在十二生肖,這一解釋,基本上是符合事實的。
“星宿說” 二十八星宿與十二生肖相對應
關於“星宿說”,那就得先來了解一下“幹支紀年法”。“幹支紀年法”是天幹地支紀年法的簡稱,是中國歷法是一直都在使用的紀年方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地支。又將黃道與赤道附近的恒星分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也分別代表一種動物。古代將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屬生肖,生肖與二十八星宿存在對應關系。把幹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周而復始,循環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幹支表”。它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年長即回歸年,一節一中為一個月。現在也在使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農歷。此一說法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但是沒有證據可以表明,究竟是先有的星宿還是先有的生肖。
“圖騰說”中原文化與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
天幹地支紀年法主要是在中原地區流行,西北,北方的少數民族,遊牧民族則是使用動物作為紀年,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中原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進行融合,就形成了“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的十二生肖。清代趙翼在《陔余從考》中有過記載“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時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記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也有說法為起源於原始社會的部落圖騰)。此一說法也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但是也有學者進行過考究,在各類古籍中雖然都有過記載,但是都不能形成可靠足以佐證的證據。
其他證據不充足的主觀說法
還有一個說法稱為,十二地支中分有奇數位和偶數位,再以我們常見的動物的蹄或者指奇偶來相配 ,例如:子奇鼠奇(鼠五指),醜偶牛偶(牛四蹄)。以此類推。那麼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龍又作何解釋 難道古代真的有龍嗎?
也有一個說法是,術家用十二種動物搭配十二時辰,和人相比,每種動物都有自身不足“鼠無牙、牛無齒、虎無脾、兔無唇、龍無耳、蛇無足、馬無膽、羊無瞳、猴無臀、雞無腎、犬無胃、豬無筋”(我們燒烤時吃的那些雞腎鴨腎是咋來的啊?哈哈) 用以來突出人自身的完美,居於統治者的地位。
所以,關於十二生肖的形成說法還是挺多的,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還有諸多關於其迷題沒有解開。不過,作為一種文化傳承,其已經影響著我們的方方面面,不論如何。我們為這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自豪。
免責 本文系本號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