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兵家始祖到仙家道士,哪個是你心中的姜子牙?

2024-10-03民俗文化43

姜子牙:從兵家始祖,到仙家道士

姜子牙是中國神話體系中極其重要的一個人,眾神都得聽命於他。他也是中國傳統典籍中極其重要的一個人,不但貫穿了上古典籍四書五經,還貫穿了近古評話小說。而他的身份,卻從最初官方眼中智勇雙全的兵家始祖太公望,成為了世人眼中拯救蒼生的仙家道士姜子牙。

從春節檔挪至國慶檔上映的動畫片《姜子牙》

智者太公望

我國大部分神話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虛構的,與大部分神話人物不同,姜子牙歷史上真有其人。他是由周朝開國功臣呂尚演化而來。上古姓氏有別,姓表示血緣部落,氏表示姓的分支,是貴族宗族制度的稱號。呂尚因祖先被封到呂地,故為呂氏。史書記載名字有“呂尚”“呂牙”,尊稱有“姜太公”“太公望”“尚父”。秦漢後,姓氏相混,“呂牙”成了“姜子牙”。

歷史上的姜太公助周滅商,是周朝第一功臣,被譽為“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他在遇到西伯昌之前,一直默默無聞。姜子牙被西伯昌欣賞,就是用智,以他人想不到的方法引起明君的註意。

《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姜子牙在年老時還是窮困,便借釣魚的機會求見周西伯。司馬遷稱他是“以魚釣奸周西伯”,很聰明地引起了西伯昌的註意。這個故事在元代平話《武王伐紂平話》中,已經演變成今天所熟悉的姜太公直鉤釣魚。姜子牙對自己的才智十分自負。“姜尚因命守時,直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釣來!’”

明代著名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成了第一主角,他曾在昆侖山師從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尊師命下山承擔兩項大任,分別是興周滅商的人間大任、發榜封神的仙界大任。他的功名起點也是在渭水垂釣。

2006版《封神榜》,姜子牙(劉德凱飾演)直鉤釣魚

《史記》又提到了姜子牙歸周的另一說法,“太公博聞,嘗事紂。紂無道,去之。遊說諸侯,無所遇,而卒西歸周西伯。”《封神演義》根據這段話,替姜子牙擴展了事紂、避紂、討紂的身世。他做過紂王的下大夫,被授予司天監之職。他認識到紂王無道,伴君如伴虎,明智地逃到了西岐。

《史記》也將姜子牙視為謀略家和兵家始祖,是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西伯昌與姜子牙“陰謀”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紂政權,用了很多的權謀和奇計,後代談論用兵之道和隱秘權術都尊從太公。“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 《孫子兵法·用間篇》提到:“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孫武也認為,姜子牙在商期間還充當了間諜的角色,將紂王的情報提供給了西岐,是出色的兵家。

傳說姜子牙還是我國第一部兵書《六韜》的作者,《六韜》因此又被稱作《太公兵法》。《六韜》主要內容是周武王與姜太公兩人關於軍政話題的問答。《六韜》內容博大精深,具有神秘色彩和黃老道家色彩。《史記·留侯世家》提到,張良之所以能夠助漢滅秦滅楚,成為“興漢四百年之張子房”,靠的就是黃石公傳授給他的《六韜》。

兵書之首《六韜》

戰神武成王

姜子牙不單是文官之首西周丞相,也是武將之首伐紂元帥。《封神演義》第六十七回“姜子牙金臺拜將”提到姜子牙當時的元帥頭銜是“掃蕩成湯天寶大元帥”。

眾所周知,姜子牙在書中戰績極差,經常被人打倒,全靠師父和師兄扶持。表現別說遠不如他的師兄們,甚至還不如他的師侄。孔宣就曾侮辱他: “姜尚有元帥之名,無元帥之行,畏刀避劍,豈是丈夫所為! ”這樣的人怎麼成了大元帥?

姜子牙被授予帥印

其實在明朝以前,姜子牙一直是被視作勇猛的武將。《詩經·大雅·文王》描述了姜子牙在牧野之戰的風采,“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尚父姜太公,就像是展翅高飛的雄鷹。《史記·周本紀》記載得更詳細: “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以大卒馳帝紂師。”姜子牙指揮一小隊勇士,率先向商軍發起衝鋒。東漢經學家趙岐就認為姜子牙是個勇將,“呂尚有勇謀,而為將;散宜生有文德,而為相。故以相配而言之也。”

姜子牙的治國思想被視作道家思想的源頭,他主張與民休息,無為而治。他也一直被儒家推崇。《孟子》是對武王伐紂評價最高的一部書,孟子曾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隨著李唐的建立,姜子牙意外地取得了與孔子平等的地位。唐朝皇室以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李耳為祖先,將道教視為國教,姜子牙的地位被迅速提升。魏晉起,開始傳說姜子牙釣魚的地方是磻溪。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就在磻溪建立太公廟。

陜西寶雞磻溪釣魚臺

開元十九年(731),唐玄宗敕令天下諸州都要建一所太公廟,以姜子牙為主祀,以其他十個先代軍事家為配享,其中的張良為副祀。太公廟的牲品及禮樂編制都與孔廟相同。他還規定武將出師之時,都必須要先去太公廟拜謁。八年後,追謚姜子牙為“武成王”,正式與“文宣王”孔子平起平坐。建中三年(782),經顏真卿建議,姜子牙的從祀者增加到了六十四位名將。

河南偃師昭烈武成王廟

姜子牙因道家的老子意外成聖,後來卻因儒家的孟子而意外成人。朱元璋讀《孟子》,看到“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句,認為這是大逆不道。恰好孟子高度評價過姜子牙興周滅商,姜子牙也同樣被朱元璋厭惡。朱元璋恨屋及烏,將姜子牙的武廟和“武成王”謚號都廢除。謚號被廢的借口是武成王與周武王的王號相同,是僭越。然而,明朝後來推出的武廟新戰神關羽,不但封王,甚至還被封了帝。

就這樣,在明代的現實世界中,姜子牙“武神”的地位被關羽取代了;在文學世界中,他的形象也受到了影響。在隆慶、萬歷之間才誕生的《封神演義》中,出現了外來戰神毗沙門天分化成托塔天王李靖和多聞天王魔禮紅這樣的現象, 姜子牙也分化出一個戰神分身武成王黃飛虎。

仙道姜子牙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歷史上的戰神形象和“武成王”謚號被虛構人物黃飛虎拿走。 “黃飛虎”之名從何而來呢?這要從姜子牙的號“飛熊”講起,讓我們還是回到《六韜》這本書。

《六韜》的第一個故事提到,西伯昌去渭河北岸打獵,事先讓太史編占蔔。太史編占蔔後說,西伯將會得到巨大的收獲。他“非龍、非螭,非虎、非羆”,而是一位公侯之才,是上天賜給你的老師。“四非”傳說後來簡化為“呂望非熊(羆即熊)”,即“呂望不是熊”。後世逐漸把“非熊”作為姜子牙的代稱,如李白《大獵賦》:“載非熊於渭濱。”

呂望“四非”傳說

宋代後,不明所以的文人,誤將“呂望非熊”理解成“呂望字(號)非熊”;接著又有人誤把“非熊”訛寫成“飛熊”。署名陳摶的《河洛真數·詩斷秘訣》就說:“渭水飛熊還入夢,管教重日照前程。”《封神演義》開篇也是“終日垂絲釣人主,飛熊入夢獵岐田”。姜子牙就這樣有了個道號“飛熊”。

有了“飛熊”,自然就有了“飛虎”。在元代《武王伐紂平話》中,黃飛虎只是一個路人;《封神演義》中,他則和姜子牙成了周武王的左膀右臂。除了用了戰神形象和“武成王”謚號外,黃飛虎許多元素也與姜子牙有關。黃飛虎被封為東嶽泰山大齊仁聖大帝,總管天地人間吉兇禍福。東嶽泰山屬齊地,正是歷史上姜子牙的封地。總管天地人間吉兇禍福則與姜子牙主管眾神相對應,也與他拯救蒼生之誌相吻合。

姜子牙的坐騎四不相也是他本人的化身,起源也是“四非”,就是因為姜子牙“非龍、非螭,非虎、非羆”。小說中四不相是元始天尊送與姜子牙的坐騎,形象是“麟頭豸尾體如龍”。麒麟是走獸之長,龍是鱗蟲之長,都是瑞獸。豸是獬廌,是能辨是非曲直,可識善惡忠奸的神獸。可見,四不相是個懲惡鋤奸的瑞獸。電影中的四不相平時是個白色的小萌物,戰鬥狀態時能夠變身還原成原著中“麟頭豸尾體如龍”的形象。

四不相

《姜子牙》四不相變身海報

呂尚(姜子牙)的戰神形象和“四非”傳說分別分化出武成王黃飛虎和四不相後,姜子牙則成為功能單一的仙家道士。智者仙人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張良、諸葛亮、李靖都在演義小說裏成為仙人。《史記》記載太公“卒有百余年”。稍後的《列仙傳》直接將姜子牙視作年長的仙人,“呂尚者冀州人也。生而內智,預見存亡……具二百年而告亡。”因此,先秦典籍到明代《封神演義》,姜子牙本體一直是個老年人形象。

1990版《封神榜》,藍天野飾演姜子牙

在《封神演義》末尾,姜子牙的地位達到了頂峰,他一手打神鞭,一手封神榜,所有的神都得聽命於他。不但如此,民間傳說都認為張良、諸葛亮、劉伯溫都是姜子牙的轉世,把這些人的功勞都歸於姜子牙。可見,姜子牙在民間受尊崇到何等程度了。明朝的官方剝奪了姜子牙的謚號,卻使他的民間威望反而大大提升。

電影中姜子牙的形象相對年輕化,被改成了一個中年道士。不管形象如何變,他的宅心仁厚之品質,拯救天下之大誌,仍舊被保留了下來。不管他的形象如何變,只要有救世濟民之心,他就是人們心目中百無禁忌的姜太公。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徐春偉

相关文章

《易經》是最早人類智慧書籍!讀懂了《易經》就可以統一全人類思想對嗎?

《易經》是最早人類智慧書籍!讀懂了《易經》就可以統一全人類思想對嗎?

孔子自己也承認沒有完全學懂易經,只是半知半解。單純依靠孔子的解讀,作為學習易經的依據,只能越學越偏,事倍功半。不管你按照孔子的思路,學的多麼認真,最後的結果,也是一半對一半錯,學到最後,還不如不學,純粹瞎耽誤功夫。學習易經,最好還是自學,先看懂易經的卦爻,說的具體是什麼故事,然後再根據陰陽,八卦,天...

姜子牙為何被歷代王朝尊為武聖人?霸屏兩千年,比關羽嶽飛都牛!

武聖,是中國武將的巔峰榮耀。在今天的許多讀者心中,武聖往往是關羽的代名詞。明清以來,對於關羽的崇拜遍及大江南北。就算是今天,也有許多人拜關公。 其實,在歷代被尊為武聖的幾位巔峰名將中,關羽的成就最小。真正在歷史上霸屏兩千年的武聖,是姜子牙。 姜子牙,本名姜尚,生於東海之畔。因為祖先受封於呂...

學習《奇門遁甲》十人九瘋?這些條件要具備,不然別學

中華文化不僅僅表現在其所具備的傳承之久,同時還表現在表現在它所具有的種種神秘色彩。古人是有大智慧的,特別是有一部分奇人,他們所創造出或者寫出的書,常人根本無法理解。即使理解了,也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談談《奇門遁甲》。奇門遁甲十分神奇,並且在民間一直有個傳說,說是練這本書的人,...

姜子牙實力不及十二金仙,元始天尊卻要他封神?或藏三界一個秘密

文:白馬晉一 名著《封神演義》裏,姜子牙終究是要開創大事業的人。同師父、眾師兄弟們昆侖山一別,隨帶著行囊便到了當時商湯帝國第一都市朝歌,開啟了人生魔幻之旅。 花開兩朵,此番先表一枝。我們還是告別子牙的腳步,把目光移向昆侖山玉虛宮,但看元始天尊欽點封神之人,便有些耐人尋味了。 按天尊對於子牙的...

作妖記姜子牙選什麼屬性

姜子牙(紅)是作妖計中的天庭陣營中的武將之一,攻擊之力V:攻擊增加400 毒殺:攻擊時,如果目標處於中毒狀態,降低其1點怒氣 氣勢:初始怒氣+3(第一回合就可施放怒氣技能) 衝陣III:減少敵方全體防禦15% 斬殺:對怒氣值小於等於2點的目標造成的傷害提高50% 遺計IV:死亡時對敵方全...

上線近一周,姜子牙勝率火速上升,非Ban即選,法師一哥歸位

苦瓜原創,翻版必究! 《苦瓜電競》--讓你體驗不一樣的電競主播圈! 新姜子牙發布已經有近一周的時間了,玩家們也都陸陸續續感受到了新版姜子牙的魅力,總體上來說,還是好評更多的,畢竟官方下功夫花心思進行了重做,肯定是有道理的,而且只會越做越好,這位真正意義上代表神的英雄,總算是熬出頭了,也低迷...

三國名將趙雲,一生殺敵無數,為何殺的都是二流武將?原因很簡單

(圖說三國·人物解析·第30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嗜血的狼牙) 熟讀《三國演義》,相信大多數人,最喜歡的武將都是趙雲。趙雲,字子龍,原本是公孫瓚的部下,後來被劉備折服,卻也沒有直接背叛公孫瓚,成為劉備的麾下,而是直到公孫瓚敗亡之後,才投奔了劉備,他的這種堅持,非常令人敬佩。而除了人品好之外,...

媽祖靈簽

簽詩故事 文王為姜太公拖車 周文王被紂王囚禁在羑裏,七年後逃回西岐,修築靈臺,為百姓消災祈福。完工那天,文王在靈臺夢見一只長著翅膀的白額虎,從南方撲入營帳,霎時靈臺後方火光衝天。文王驚醒,召人解夢,結論是「飛熊入夢,火煉真金,可望在近期中獲得賢才效命。」從此文王更加虛心,四處尋訪賢才。姜子牙自從火...

三國往事:趙雲差點被曹操女婿打死,難怪劉備不敢讓他獨當一面

在《三國演義》裏面,趙雲排名五虎上將第三位,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齊名。劉備對趙雲非常信賴,總是把老婆孩子交給趙雲保護。趙雲也不負劉備所托,他使一桿長槍,在長阪坡曹操百萬大軍中殺出一條血路,救出了幼主劉阿鬥。趙雲的勇猛,在《三國演義》裏僅次於呂布,卻一直沒有得到獨當一面的機會。《三國演義》只是小說...

姜子牙是什麼神?為什麼會有“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這句話?

姜子牙是什麼神?為什麼會有“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這句話?

今年暑假燃爆影院的《哪咤》給了人們太多太多的驚喜,所謂的國漫崛起,應該就從這裏開始吧! 中國古代的神話體系中,古典名著《封神演義》應該是有著裏程碑式的建樹,但是傳統的故事情節如果不能融入新的時代元素,終將為人們所拋棄,新《哪咤》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文化的桎梏,用嶄新的視角開辟一片天地。 作為...

姜子牙封神的故事

姜子牙封神的故事

姜子牙封神的故事 姜子牙,姜尚,古典名著《《封神演義》人物、字子牙,別號飛熊,乃是闡教昆侖山玉虛宮,元始天尊門下。下文是勵誌網整理收集的姜子牙封神的故事,供大家參考。 姜子牙封神的故事: 《封神演義》的故事在大陸是家喻戶曉,姜子牙作為故事中的核心人物,自然是大家所關註的。雖然,看故事的人...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怎麼死的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怎麼死的

諸葛亮的死因 一是外因,當時蜀中已無能人,諸葛亮缺乏有效輔助他的人;二是內因,由於無人輔佐,導致他不得不事必躬親,結果勞累過度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諸葛亮是一個有著非常傳統的正統觀念的知識分子,受先主之托,必須盡所托之事,因此將完成光復漢室的事業視為自己的事業,隨不能為,亦勉力而為之.大凡如...

周文王請姜子牙出山的故事

周文王請姜子牙出山的故事

姜子牙在渭水邊上釣魚,然後引來了周文王,周文王為了能夠獲得人才,在派遣士兵、官員相邀無果的情況下,親自動身下山來請姜子牙。本文是周文王請姜子牙出山的故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周文王請姜子牙出山的故事 話說有一天晚上,周文王夢見了一只飛熊,醒來之後派人去尋找,找到了渭水邊上,遇見了姜子牙,姜子牙...

“百家姓”裏隱藏了中國社會最大的秘密

“百家姓”裏隱藏了中國社會最大的秘密

本文選自水木然新書《人間清醒》 中國人稱自己為炎黃子孫,這句話也不是隨便說說的! 我們所津津樂道的百家姓,其實不是百家,而是同一家。 看透了這背後的真相,就看懂了中國社會運轉的秘密! 首先,炎帝和黃帝,是華夏民族的兩大始祖。 炎帝,發源於姜水一帶,所以炎帝為“姜”姓; 黃帝,發源於姬水一帶,所以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