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預測學快速入門(學習貼)
現在很多易學愛好者仍然對我國古老的《周易》學情有獨衷,對研究易學知識而達到忘我的境界,更有一大批愛好者非常想掌握這一門古老而又神奇的預測技術。但是當今能夠讓人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入門書籍還真不多,很多書籍又都沒有把最簡明的方法寫出來而故作神秘,總是讓人看了感到眼花頭暈,如再沒有明白的老師指點的話,簡直就如看天書,進步很慢。但是又都抱著對易學的著迷和向往,又不忍心放棄,故而光要在這塊入門知識的掌握上,就要耗費大量的寶貴時間。
我在學易的初期也是這樣,所以對初入門易友的這種學習處境深有體會,故而決定把我學習六爻時總結出的簡便快捷的學習經驗都寫現來,這裏也有很多前賢們的經驗和觀點的總結,再以我的理解一產記錄於此,以幫助那些還在易門之外中正要跨入易學之門的廣大愛好者,希望有緣看到的易友能在短期內入門。但也還是要求各位自己努力去悟和用心專研,也還是要把應該記牢的知識點必須記熟才行。我在這裏只是給大家指一條簡明的方法,排一個學習順序,而不需要各位再用大量的時間來分析前人或古書中所寫的那麼深奧的內容。
《周易》是中華文明史上一部內涵精深,影響廣泛,流傳久遠的典籍,有“群經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稱。幾千年來,
《周易》一書有《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所構成。從總體上看它是一部指導人們利用自然規律及社會發展規律的哲學著作。其中《易經》是我國古代先哲通過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長期觀察,以及對各種 社會實踐活動及其結果進行高度總結概括後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規律 。《易傳》則是對《易經》進行解說,用來闡發義理的哲學典籍。
《周易》歷經數千年之滄桑,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之根,《周易》的品格和精神深藏於中化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易道講究陰陽相濟,剛柔有應,提倡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久歷眾劫而不覆,多逢畏難而不傾,獨能遇衰而復振,不斷地發展壯大,根源一脈傳至今,是與我們民族對易道精神的時代把握息息相關的。
陰陽:
《易傳 系辭 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觀念指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萬物萬象,都在其內部同時存兩種相反的屬性,它們互相依存,互相為用,其運動是以彼此消長的形式進行的。並始終處於彼消此和,此進彼退的動態平衡狀態之中,保持著事物的正常發展變化態勢。陰陽觀念是一種樸素的唯物思想和辯證法思想,《周易》的主旨,就在於指導我們在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關系上保持陰陽的動態平衡。
陰陽屬性:
世間任何事物均可以分為相反的兩個方面,即陰和陽。陰陽現象無所不在。陰陽的劃分規律是:
凡類似明亮的,上面的,外面的,熱的,動的,快的,雄性的,剛強的以及單數的都屬陽;
凡類似黑暗的,下面的,裏面的,寒的,靜的,慢的,雌性的,柔弱的能及雙數的都是屬陰;
陰陽規律:
陰陽互根,即是指事物或現象中對立著的兩個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為用的特點,處在一個統一體內,陰與陽的每一個側面都以另一側面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郰沒有陰,陽不能存在,沒有陽,陰也不存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陰在內,陽富士康之,陽在外,陰之使也。陽陽對立,郰是指自然的萬物萬象,其內部同時存在著相反的兩種屬性,郰存在著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諸如:電有正負極,磁場有陰陽極(南北極),原子由《正“電子核和負電子構成,建築物有陰面,陽面,山南為陽,水南為陰等等。陰陽轉化,即是指事物或陰陽兩種屬性處於動態平衡之中,此消彼長,彼進此退,且在一定條件下向其對立面轉化》《易經系辭》說日往月則來,月往日則來,日月相推而明生。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成歲月。俗稱風水輪流轉即是陰陽轉化運動中的結果。
中國古人對陰陽依存,對立,轉化的論述,具有了現代唯物辯證法的世界觀與認識論,陰陽始終處在平衡中,如果這種變化出現反常,即是陰陽消長的異常反應,就是違背自然規律的。
下面我們來講六爻預測的基礎入門知識。
六爻預測的歷史及其變遷
六爻預測是眾多的周易預測學派生出來的方法之一。它具有獨自的體系,是一種理論非常完備的預測術。在中國做為應驗很高的預測法而廣泛流傳於民間,深受預測師們的喜愛。而歷朝各代都有許多人傾心於六爻預測,繼承和發展這門學問,才使其流傳至今。
探其源頭,六爻預測可以追溯到兩千我年以前的漢代京房易。京房為漢代有名的易學家,他以《周易》為基礎,巧妙地把陰陽五行和幹支納入了八卦,根據十二地支與卦宮之間的相生相克的關系,配上六親,創立了六爻預測的原始思路與想法,隨後又經過各朝各代易學家的發展,成了了今天的六爻預測學。
這種預測法是把幹支納入八卦後進行預測的,所以最初把它叫做《納甲筮法》,但它是從《周易》的爻辭判斷法演變而來,因此在此預測術出現之初,判斷事物吉兇時,還參考爻辭進行判斷。後來由於受道教以及其他預測術的影響,預測師們在判斷事情時,又加進了許多神煞,反而使預測術出現了混亂的書面,不過早期的預測方法只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裏,一般的老百姓並不會用,一直到了宋代,一本暑名為麻衣道人所著的《火珠林》問世後,才在民間廣泛地傳播開來,因此古進候把這種預測術也稱之為火珠林法。但《火珠林》中所說的方法和現在的六爻預測術還有很大的差異,還沒有月破,暗動之說,五行生滅十二狀態的用法也不十分明了。
此後到明代以及清代,是六爻預測的高峰時期,也是六爻菱創作的旺盛時期,這段時期的菱有《黃金策》《斷易天機》《斷易全書》《斷易神書》《海底眼》《易冒》《易林補遺》《易隱》《增刪樸易》等等。
不過書畢竟還是書,有些精華的部分則以口傳的形式流傳在民間,這也是歷來預測學傳播的特點。易學研究是無止境的,必須跟上時代的腳步。而古代預測學也必須溶入今天的時代,只有進一步地發展,活學活用,才能使自己成為水平很高的預測行家。
要想學好六爻預測這門知識,我們就先要了解以後學習的順序:我們首先學習陰陽五行知識,再學習天幹地支的相關知識,然後學習八卦的內容,接著要知道如何起卦,如何裝卦,最後才能學習如何斷卦。只要我們都能一環套一環,一步一個腳印的掌握下來,我想每個易學愛好都都能在學習六爻方面取得成功的。
第一部分 基礎章
第一節:五行的基本知識
所謂五行,就是構成自然界的一種基本元素。它們分別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學說是對宇宙中所有特質的高度概括和總結。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相互對立,依存和轉化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生生滅滅的規律和原因。五行間的相生相克,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循環,周而復始。現代科學發現的元素周期規律證實了中國古代五行周期變化的合理性。五行與陰陽結合,產生了陰陽五行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風水學,乃至中國古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諸如:中醫,天文,地理,軍事,政治,經濟等學科的總原則。有了陰陽五行的平衡與協調,才能推動和維持一切事物的正常生長發展,變化與消亡。
1. 五行所代表的方位:
金代表西方,木代表東方,水代表北方,火代表南方,土代表中央。
2. 五行所主及代表的五色,五味:金主義,代表白色,味辛辣;木主仁,代表綠色,味酸;水主智,代表黑色,味鹹;火主禮,代表紅色,味苦;土主信,代表黃色,味甜;
3. 五行的次序:
水為一數,火為二數,木為三數,金為四數,土為五數;
4. 五行相生:
相生:是含有互相滋生,促進,助長的意思,引申理解為關愛,支持,供養等含義。五行相生的規律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在五行相生中,任何一種五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兩方面的關系,也就是母子關系,以火為例,生我者金,則金為水之母,我生者為木,木為水之子,其余類推。
那麼為什麼說是水是由金生出的呢?有的易友可能會理解為:金就是金屬,那麼金屬一熔化就變成流言蜚語的了,從而就理解為金生水了。其實不然,大家都知道在我國的西部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那裏有長年不化的千古冰川和雪山。從那裏流下來的水形成了長江,黃河等各大河流水系。所以古人才把這種現象經過思維轉化說成水是由西文生出的,也就很有道理了。西文就是金的方位,這也就是金生水的真正由來。總觀我國的大體地勢西高東低,所以各大水系基本是向東方流動,那麼水到之處就會有植物生長的,從而形成了草地和森林。這樣就有了水生木之說。當大地有了樹木,雜草等植物之後,當天氣幹旱的季節或是自然界的雷電等的引發,就形成了自燃,就有了火,也就是木生火的由來。當大火過後,樹木,植物等都不見了,哪裏去了?只有灰燼了。而灰燼裏附著在大地上的,從而混入了土地形成了土,這就是火生土。土在自然界裏是無所不在的。土即可以形成高山,高原,又有豐富的礦物質,古人知道山上或是土裏面有一種堅硬的東西可以用來做工具或是打獵等,這種東西就是石頭,石頭裏有有的是礦物質,漸漸地古人發現了金屬等東西多是來自於石頭裏,所以石頭也就有了金的性質,從而有了土生金,這就是自然界裏各種五行的衍生關系。
5. 五行相克。
相克:含有相互制約,克制,掏的意思,也可引申為打擊,不利,約束,不相容等含義。
這種五行相克的關系是很好理解的,古人認為:水能夠滅火,火能夠溶化金屬;金屬制品能夠砍伐樹木,樹木的根能夠穿透土壤,土能夠吸收水分使之,這樣形成了一個抑制性的循環。在五行相克的關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的關系。也就是所勝和所不勝,又木為例,克我者為金,我克者為土,那麼,土就是木之所勝,金就是木之所不勝,其余類推。
6.五行相生相克圖
在這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圖的外圈中按箭頭順德的方向集資為相生關系,在圖中間部分按虛線箭頭的方向 為相克關系。也就是按外圈時針方向集資為相生的關系;而隔一位的則就是相克的關系。如金順時針集資為生水,水順行則生木,木順行則生火,火順行則生土,土順行又生金,而金隔水則克木,木隔火則克土,土隔金則克水,水隔木則克火。
五行之間的相生,榜上有名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就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
7五行的旺衰:
任何五行在自然界中都有從生到死的這麼個過程,那麼這個過程在易學裏是用:旺,相,休囚,死這五種狀態來代表的。那麼什麼是旺呢?什麼又是相呢?就是當令者為時不再來,旺生者就為相,生時不再來者為休,克旺者為囚,被旺克者為死,所以:春天木旺,火相,水休,金囚,土死;夏天:火旺,土相,木休,水囚,金死;秋天:金旺,水相,土休,火囚,木死;冬天:水旺,木相,金休,土囚,火死。以上這種關系也可以用人性化的東西來理解,當令的五行就好比是個正當半年的中年人,也就是用我來代表,我正當半年,那我就是為旺的,那麼我的子女也即將要長大成人,也就是公交於我的量度,故為相,即我生者為相,這時生我的父母親也該享福了,那就是休養,即生我者為休了,而此時曾經克制過我的人也對我的壯大而無能為力了,就是休囚而無力的狀態,即克我者為囚,反之我的強大,就註定了我的敵人的滅亡,故我克者為死。這樣理解容易訣這些五行在不同季節中所處的狀態了。
8五行間的逆克關系
上面我們介紹了五行間的生克規律,那是在正常旺衰的情況下的相生相克。但是當某兩個五行間的旺衰相對不平衡的時候,就會了生不正常的生克關系。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正常的生克關系,而出現相乘或相侮的情況,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對被克拉一行克制太過。比如,木過於旺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時,木就會過度地去克土,使土列虛,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過,使克制它的五行無法制約它,反而被它所反克制,所以雙被稱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況下水克火,但當水太少或火過盛時,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會被火燒幹,即火反克水。
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就是在相生相克中達到動態的平衡,生到極點或是克到極點都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此即為物極必反的原理,《三命通會>中說:“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賴木生,木多炎熾,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賴金生,金多水濁。這就象現實生活中的一個母親對子女過於溺愛,處處關心照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使他不能自立,將來走上社會後也是沒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這就是生多為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