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的由來與傳說(臘八粥的傳說民間故事)
在許多地方,每年農歷臘月初八這天,各家各戶都要吃上一頓臘八粥。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原來出身貧窮,從小在山頭放牛,挨饑受餓。一天,他餓得不行,就想捉只老鼠吃,後來他在坡地找到一個鼠窩,就挖了起來,結果從洞裏挖出了一些豆子、小米、紅棗……能吃的各種雜物都有。於是朱元璋就把這些東西煮成一鍋粥喝起來,味道美極了。
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吃膩了山珍海味,想起當年煮的粥,傳令讓禦廚用各種雜糧煮粥,宴請群臣。這天正是臘月初八,後來就有了 “臘八粥”的習俗。
另一種說法是,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個父母雙亡的人,家境貧寒,可他憑著吃苦節儉,不分晝夜地在田地勞作,日子漸漸好了起來,後來就成了富戶人家,然後娶妻生一女兒,女兒三歲時妻子就死了。
他平日總是辛勤勞作,方圓十裏很有名氣。由於辛勤耕作,曰復一日,家裏糧食滿囤,堆積如山。後來由於多勞積病,眼看自己不行了,他就把女兒叫來說:“爹不行了,你不能老不千活,要多勞作,樸實節儉,好好過日子,不能坐吃山空。一定要記住爹的話!”說完便與世長辭了。
哪知,女兒料理完父親後事,覺得家裏糧食堆如山,吃也吃不完,整天好吃懶做,把父親的話忘得一幹二凈。不知不覺她已到中年,眼看父親攢的大囤小囤的糧食一天天在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日子過得很快,就在臘月初八這天,糧食被她吃光了,找不到吃的,她只有從每一囤底找一點,湊合做了最後一頓粥飯,因為粥飯裏有大豆、小豆、小米等八種雜糧,所以就叫“臘八粥”。
後來人們在臘月初八這天吃臘八粥飯,就是想讓後人世代不忘勤勞和節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