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天幹地支起源眾說紛紜
P
生活中不乏精通歷法課理者,尤其以年長者居多。其威信往往可以輻射方圓幾裏,更有甚者聞名百裏。大凡紅白之事,我們都要找這些風水望者擇日,上至婚姻、滿月、做壽、喬遷等,下至發喪、墓葬、遷墳等,無一不需要擇日擇時操辦
幹支相配用以紀元、紀年、紀月、紀日和紀時,其運用之廣泛,早已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但是,如果我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天幹地支起源於哪裏?多半的人恐怕要支吾半天,不知作何回答。所以,學習既要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倒不是嘲弄不知者,而是關於天幹地支的起源說法不一,各自有各自的見解,眾說紛紜。主要說法為以下幾種:
1
第一種說法,黃帝抵抗蚩尤率領的九黎部落時,戰況激烈,流血百裏不能治之。黃帝感人民飽受戰爭之苦,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求助於上天。 上天感其聖德,於是降下十天幹、十二地支幫助皇帝。黃帝將十天幹布成圓形,像天一樣,十二地支布成方形,像地一樣,最終戰勝了蚩尤。之後黃帝命大撓氏將十天幹、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並將開治元年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 這種說法太富神話色彩,從科學角度來說,天幹地支的來源不具有合理性,這個說法並沒有真正解釋幹支的真實來歷。2
第二種說法,天幹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以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歷之符號。這種說法較第一種說法更具可靠性,至少沒有被賦予神話色彩。那大撓氏察天地之機,探究五行,是如何作出天幹地支符號的呢? 我以為,大撓氏作天幹地支與早期人類發明文字是一致的,都是從象形字演變而來。所謂象形字,就是日常生活當中常見的事物或事物特征以其常態圖像被臨摹下來,並被大眾認同的表意符號。 例如,甲字,其最早象形字由種子發芽後的形態演化而來,上半部分為種殼,下部分為籽芽破殼而出;再比如,乙字,乙字以其外觀來看,應是草繩的演變形態,因為古人常以樹枝草繩表示事物。
3
第三種說法出自《山海經》,說常儀與日禦同為帝俊之妻,帝俊就是上古天帝,常儀和日禦都是天帝的妻子。常儀又叫常羲,女和月母,乃是月亮之母,生有十二個月,天高水長間一身輕盈,舉白玉盤高高掛,節氣循序而至。 日禦又稱羲和,傳說中的太陽女神,羲和生了十天幹。《山海經》裏描述:“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這種說法同樣也是帶有神話色彩,無法讓人信服。而且《山海經》中並沒有確切地說常羲與羲和生了天幹地支,也沒有提到十天幹符號以及十二地支符號。 假設先有了常羲羲和生了天幹地支,再有黃帝蚩尤之戰時黃帝向天帝求助,此時天帝再降天幹地支幫助黃帝戰勝蚩尤。從邏輯上說,這種說法應該是第一種說法的前提基礎,那第一種說法便不成立了。
4
第四種說法仍是炎黃時期,兩河流域住著許多部落氏族,其中炎黃部落在神農氏發明耕種後,其生活方式變成了農耕方式,而蚩尤部落則仍以涉獵生活方式為主。這就決定了兩大部落的活動作息規律不同。 於炎黃部落的耕種而言,作物生長離不開太陽,而陽光光照的長短對耕種起至關重要的作用,農耕方式要根據太陽的變化而進行耕種,因此人們需要把握陽光的規律,並把規律以符號的形式記錄下來。 而對於原始部落時期,一個時間周期(一年)內所發生的不外乎五件事,第一是農作播種時期,第二是農作生長時期,第三是果實收成時期,第四則是萬籟俱寂的嚴寒時期。第五就是在收成時期,往往部落間會發生大規模的物資掠奪之戰,以保證度過嚴寒時期。 這五件大事相當於是一個時間周期內的五個節點,五個節點將一個周期(一年)劃分成了五等分,這五等分的陽光長短被人們用固定的符號記錄下來,成為了最早的季節劃分。 後來隨著文明智慧的發展,人們用立竿見影之法,知道了一個周期的影子最短節點(夏至)和影子最長節點(冬至),並將五等分細化為十等分,這十等分類似月份劃分。 那時候沒有發明數字序號,該如何表示十等分節點呢?我們說過,古人常以樹枝草繩等常見東西表示或標記事物,於是天幹的雛形就誕生了。甲在甲骨文裏是一個龜甲的形象,而乙就是草繩的常態,丙是一個門的樣子,丁是個鑿石工具意象等等。 天幹符號就是通過這種方式發明出來的,最早並沒有賦予那麼深的含義,只是用來表示陽光強弱的時間標記符號,甲是影子最長,陽光最弱的時候,而己是影子最短,陽光最強的時候。 說完以耕種方式為主的炎黃部落,再來說以涉獵方式為主的蚩尤九黎部落。 九黎部落以涉獵為主,居無定所,是遊獵部族。狩獵一般發生在晚上,一是夜晚是動物棲息的時候,便於捕殺,二是部落人們白天睡覺更利於防止被猛獸偷襲。因此,他們無法觀察陽光來確定時間。 但是,晚上會有月亮。他們通過觀察發現,月亮會有圓缺的變化,圓缺的變化次數在一個時間周期內為十二至十三個節點,因此,他們根據月亮的變化,制定以月為主的月歷。同樣,這些節點需要用固定符號進行表示,而涉獵部族的常見之物就是涉獵工具、部落人、動物等,如長矛鈍器、老虎等等。於是十二地支同樣被常見事物的意象表示,成為最早的十二地支象形字。 天幹地支是不同生活方式發明出來的時間歷法,用以指引人們的作息。但是,涉獵生活方式具有低劣性,無法與耕種方式相比。涉獵獲得的食物無法長久儲藏,以及狩獵收獲的不穩定性致使九黎部落常去掠奪耕種部落的物資。 掠奪激化了部落間的矛盾,導致了兩大部落的大小戰爭不斷,兩種文明的不斷碰撞,最終發生了史上有名的涿鹿之戰,炎黃聯盟打敗了蚩尤的九黎部落,取得了主要部落的領導權。 黃帝統一了部落後,由於存在不同歷法問題,農業生產受到了很大影響。為了農業的發展,黃帝綜合了日歷月歷兩種歷法,將一個時間周期的十等分劃分成了十二等分,一年成了十二個月。 後來,隨著人類活動的頻繁,月份無法表示精確的日時。於是,天幹配以地支用以表示年、月、日、時等精確的時間,同時幹支也被用以政權領導者用以紀元。
第四種說法比較符合原始部落時期人們的認知規律,同時也是從真實的歷史背景出發,不具有神話色彩,從人們所處的原始環境去解釋幹支產生的原因。這種說法的可靠性相對於前三種說法。可靠性較高。
綜上所述,不論哪種說法,其大概產生的時間是在部落戰爭到部落統一期間,這說明在時間起源上,各種說法的觀點是一致的。只是在人文起源上,各種說法不一致。
本 文章均為原創,歡迎大家分享轉發,若要轉載請註明出處。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