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中有“正月剃頭死舅舅”一說,古代傳出這句話的由來是什麼?
文 | 讀書君
在我國大部分地方,都有“正月不剃頭”的正月(新春)習俗。
每到過新年之前,人們除了買新衣,往往也都會理發,即便排長隊也要在過年之前解決了。這裏除了是為了迎接春節的到來,更是因為民間存在的禁忌講究,即“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
這句話聽起來挺荒誕的,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封建迷信,但是此話背後其實是有真實的歷史故事的,甚至說比較血腥。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01 為什麼“正月不能剃頭”?
關於“正月不剃頭”,在民間有很多的傳說版本。這裏說說其中一個流行比較廣的說法。
相傳古代有個剃頭匠,和舅舅的感情非常好,可是剃頭匠的日子過得十分貧窮。到了正月了,剃頭匠正為著沒錢給舅舅買禮物而頭疼著。思來想去,他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挑著剃頭擔子到舅舅家,給舅舅刮臉剃頭,讓舅舅能夠以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來。舅舅聽了很高興,心想著這不就是外甥給自己送的最好的新年禮物嗎?
果然,剃頭匠給舅舅剃頭之後,顯得精神、年輕多了,親戚朋友鄰居看了都紛紛稱贊剃頭匠的手藝。這也讓舅舅倍感開心有面子。從此以後,舅舅約定,每年正月都讓外甥給他剃頭。剃頭匠與舅舅真摯的感情故事,一度流為佳話。
後來,舅舅過世了,剃頭匠每到正月看著自己的剃頭擔子,傷心不已,自此有了“正月剃頭思舅舅”的說法。只是,後來民間傳來傳去,變成了“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從此就有了正月不剃頭的習俗禁忌。
02 真實的歷史淵源
清朝剃發令“思舊”說。清軍在入關中原之時,為了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滿族的習俗和制度,為了移風易俗,頒發了“剃發令”,要求漢人剃發留辮,打出了“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口號。
所謂的“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剃發令,指的就是一種獨特的發型,也就是將頭的四周的頭發剃掉,只留頭頂上集中的一小塊頭發,以及將剩余的頭發編成一條長長的辮子。
這種奇特的發型,就是大家在古裝電視劇中,常看到的中國古代男子發型的樣子。當然,值得一提的是,真實的發型模樣,其實和電視劇裏的有些出入。
對清政府來說,滿族的“剃發”已經不止代表的是滿族民族人的習俗與文化,它更象征著滿族的權力和威嚴。攻占了一個地方之後,推行自己的宗法和習俗,老百姓服從與否,已經成為了衡量“順民”和“逆民”的標準。
然而,一項新政策的執行又此非易事,更何況是對頭發珍視如命,一向有著“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理念的漢人而言。
幾千年來,漢人一直恪守著束發戴冠的傳統,長大成年之後,不再剃發,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會將頭發盤起來,以表達對父母養育之恩。蓄發對他們來說,不僅是生活習俗,更是一種文化和精神信仰,剃發不僅代表不孝,更是精神信仰的崩塌。
很快,剃發令遭到了漢人的反抗,一些熱血青年高喊“頭可斷發不可剃”。對漢人來說,清王朝推行的剃發令無疑是一種人格侮辱。老百姓認定,蓄發是漢族的標識,剃發是奴隸的記號。
順治二年(1645)六月,清政府在全國內發布了“剃發令”,命令中規定:
所有自強推“剃發令”人都必須像滿人一樣剃去前額的頭發,蓄辯子。京城內外限在10日內剃發,遲疑發布告示:“凡投誠官更軍民皆剃發,者或逆命者,都將治以重罪,任何巧舌爭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為了保證剃發政策的順利推行,滿清政府采取了殘暴高壓的方式來鎮壓推行。各地的官府派士兵監督剃頭匠挑擔巡行街市,見到蓄發者,立即要求其剃頭梳辮,稍有反抗不從命,當場殺害,甚至即斬頭懸擔頭示眾。
一邊是政府的強制要求,一邊是老百姓的不滿抵觸和反抗,矛盾與衝突之下,必然有流血和死亡事件。剃發令公布之後,不少地區爆發了集體甚至是全城的反抗鬥爭,尤其是江南地區的百姓。所謂的“江陰十日”、“嘉定三屠”等便是由此而引發的著名的流血屠戮的歷史事件。
江陰為江南常州府管轄下的之縣,在明清動蕩之際,士紳商議著決定降清,清朝知縣解印去職。對於老百姓來說,其實誰坐龍椅都無所謂,千百年來都不過如此,只要日子過得去,反正怎麼都是要交皇糧國稅的。
順治二年(1645)的夏天,清朝的知縣方亨上任之後,按照上級指示下發剃發令。江陰的老百姓得知了消息之後,紛紛向知縣方亨請願,表達留發的訴求:
衣冠源於先祖,豈能輕易更改?僅僅是亡國也就罷了,還要改發式改衣冠,這可是變種啊!
雖然官比民大,但是在強令政策面前,知縣選擇明哲保身。很快,知縣方亨和“鬧事者”大罵起來。
幾日過後,全城的老百姓都罷了市,附近的鄉下農民也聞訊趕著進城,很快,城裏便聚集了十幾萬人。不少人來到了文廟集會,將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掛了起來,讓大夥一起參拜。眾人情緒高漲大呼“束發是祖先留下的傳統,豈能剃發?頭可斷,發不可剃!”只見人群湧動,人人憤慨,打算和清軍拼一個魚死網破。
閏六月初二,江陰義民擒住方亨,斬殺清差,正式反清。清政府為了攻下這座城,先後調了二十四萬兵,圍攻了八十一天。最後,城裏彈盡糧絕,清軍最終攻下了江陰城,十幾萬的江陰義民被殺。
當然,不僅是江陰,江南的不少城市,比如紹興、無錫、常州等地的老百姓,也先後進行了起義,反抗剃發令。最後,這些鬥爭都遭到了清軍的血腥鎮壓,流血事件不斷。
一些無力抗爭的人,舉家逃到了深山老林去居住,有的人更是選擇懸梁自盡。
當年,在滿清的統治下的老百姓,沒有辮子是很難做人的,魯迅留洋回國,也曾在上海買過假辮子來戴。可見,這項政策對當時人們的影響之大,即便是像魯迅這樣的“民主與思想”的先鋒,這樣的“激進者”,在政策面前,也只能“低頭三分”。
之後,人們以"正月不剃頭"來表達對前朝、對過往的思念,實為"思舊",為了掩人耳目,訛傳為"死舅"。直到如今,很多地方還流傳著“正月不剃頭”的習俗。
03 讀書君說
綜上可見,“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這句話並非是一句取樂的民間俗語,這個春節禁忌習俗,實際是有著極其深刻的歷史淵源的,是一段血腥的歷史。
參考資料:龔書鐸,劉德麟主編.圖說中國史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嬗變中的東方帝國清[M].
張艷玲編.經典國學系列叢書蒙學經典必讀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第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