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 大寒
大寒
寒氣之極:
1.大寒從哪裏來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節氣特征:
1.氣象寒潮時令改
大寒節氣,大氣環流比較穩定,環流調整周期大約為20天左右,常出現大範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
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近代氣象觀測記錄雖然表明,在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時節。
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2.萬物生息節氣分
大寒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俗話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花草樹木、鳥獸飛禽均按照季節活動,因此它們規律性的行動,被看作區分時令節氣的重要標誌。
“平氣法”劃分節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其中第三候尤其能說明大寒的氣溫極低:此時,水域中的冰能一直凍到水中央,且又厚又結實。此外,大寒出現的花信風候為“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生於江南一帶)”。亦可作為判斷大寒的重要標誌。
大寒迎年:
作為最後一個月“臘月”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雖是農閑時節,但家家都在“忙”——忙過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風俗。所謂“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農歷新年這段時間,民間會有一系列活動,歸納起來至少有十大風俗,分別是:“食糯”、“喝粥”、“縱飲”、“做牙”、“掃塵”、“糊窗”、“蒸供”、“趕婚”、“趕集”、“洗浴”等。
大寒時天氣雖然寒冷,但因已近春天,不會像大雪到冬至期間那樣酷寒。這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其間還有一個對於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臘八,即陰歷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人們用五谷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是人們過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1.做牙
“做牙”,亦稱“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儀式,俗稱的美餐一頓為“打牙祭”即由此而來。做牙有“頭牙”和“尾牙”的講究,頭牙在農歷的二月二,尾牙則在臘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
但對雇工來說,尾牙可不好食,因為雇主往往會在餐桌上決定雇工來年的去留,故有“吃頭牙粘嘴須,吃尾牙面憂憂”一說。尾牙餐很豐盛,硬菜少不了一隻雞。過去不好明說解雇,便用雞頭示意,雞頭朝誰表示解雇誰。
因為有這種“潛規則”,為了讓辛苦一年的雇工好好用完年終大餐,有的好心雇主會將雞頭朝自己或是直接去掉雞頭,現代企業流行的“年會”即是尾牙祭的遺俗。
2.除塵
又稱“除陳”、“打塵”,就是大掃除:“家家刷墻,掃除不祥”,把窮運掃除掉;反之,“臘月不除塵,來年招瘟神。”除塵一般放在臘月二十三、二十四進行,即“祭竈”日,除塵時要忌言語,講究“悶聲發財”。
3.洗浴
與“除塵”有相同用意,是搞好個人衛生,寓意洗去一年煩惱和晦氣。所以年底再忙也得理個發、洗個澡,即老話所說的“有錢沒錢,洗澡過年”。
4.趕婚
迷信說臘月底諸神上天“匯報一年工作情況”去了,這時的人間百無禁忌,趕在這時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農閑,所以舊時民間景象是“歲晏鄉村嫁娶忙”。
“大寒迎年”的風俗還有不少,各地也不盡相同,但主題基本上是圍繞“祭祀”展開的,其中一些風俗尚存。為什麼會這樣?漢朝應劭《風俗通義》“臘”條交代得很清楚:“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大寒所在農歷十二月被稱為“臘月”,最早源頭就在這裏——祭祀的月份。所以,祭祀是大寒節氣後古人最緊要,也是必須要做的事。
詩中大寒:
村居苦寒
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
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
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
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
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
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
褐裘覆絁被,坐臥有餘溫。
幸免饑凍苦,又無壟畝勤。
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
小編寄語:
古時物質貧乏,社會黑暗,冰天雪地的大寒時節,對於廣大窮困農民來說不是一個多麼美妙的時節。白居易的《村居苦寒》,正是其生動的反映。
而今天我們有幸生活在祥和安定的年代,感受著四季輪換的美妙,迎接新年的到來。
文字來源:參考《小寒·大寒》、《大寒·初雪擁》編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