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古開筆禮是否有意義
穿漢服、寫大字、讀經典、點朱砂……在傳統文化日益復興的今天,各種傳統儀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新學期開學至今,不斷有各地小學舉行“開筆禮”的消息。
不過,對於“開筆禮”,也一直有不同意見,比如有人認為“開筆禮”並非古禮,為傳統所無,乃現代新造,以此恢復傳統,並無意義。那麼,在“開筆禮”日漸流行的今天,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開筆禮”究竟又能開出什麼樣的學習生涯?
●正方
傳統文化導入教育體系
秋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我贊同學校為學生舉行“開筆禮”,這是一件有益無害的好事,不論是對學生,還是對教育,都有諸多的好處。
對學生來說,上學無疑是人生中極其重要的事情,倘能在學習之初,就接觸到傳統文化,在內心中建立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把傳統文化和人生中如此重要的事情聯系在一起,對於他未來的成長、學習,都有積極的作用,這等於是種下了一顆文化種子,未來終會長成參天大樹。
或許有人認為,孩子年齡還小,未必理解其中的深意,但實際上,正是因為小,建立印象才格外深刻。同時,“開筆禮”也不僅是孩子的事情,對於老師和家長來說,同樣意義匪淺。它讓人反思,我們教育孩子,究竟是教給他們道,還是教給他們術,是把孩子教育成可以擔當起文化責任的社會人,還是教育成一個謀生的機器?
一件好事,為什麼不斷產生爭議?我想,批評“開筆禮”的人,或許存在一種鄙視中國文化的本能,認為傳統的都是落伍的,不合時宜的。事實如此嗎?不是的。所謂傳統的教育不適合現代社會,本身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教育本沒有現代古代之分,教育的內容可以調整,教育的方法可以變化,但教育的目的只有一個,對於中國人來說,這個目的就是養成君子的人格,如果還有第二個宗旨的話,我想就是傳承我們的文化。
這些年來,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很多問題,偏離了道的教育,過分重視術的教育,那種技術性的、知識積累的教育,就是現代教育嗎?顯然不是。而要改變這樣的狀態,我想應該從傳統中去尋找,找回道的教育。
有人覺得“開筆禮”只是仿古,並非復古,而且也於現代無用,其實是對禮的誤解,也是對傳統教育理解不足的表現。禮者,時也,禮以時為大,它總是在隨時變化。從古至今,中國方方面面的禮儀本身就在不斷地變化,適應不同的時代,不可能把古代禮儀完全搬到現代,吸取古代禮儀的優點,重新設計適應當代的禮儀,本就無可厚非。
傳統教育究竟教什麼呢?它教給人們的是基本的道理,怎樣安身立命,怎樣待人接物,怎樣和這個世界相處,這些道理是不變的,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在傳統時代,它通過那個時代的人們容易接受的方式、文本表現出現,在今天,又有新的方式、新的文本,新的體裁。所以,我想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也是符合傳統教育的,至於說批評數百上千年前的教育,毫無意義。
所以,我非常贊同“開筆禮”,更覺得,那些嘗試把傳統文化導入教育體系之中的做法,值得尊重,而且也是一種創新。不用說現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復古、學習傳統的時代,中國的古文運動,西方的文藝復興,每一次都是文化發展創新的大時代。
不要以為復古就不是創新,也不要以為學習西方才是創新,恰恰相反,在今天信息時代,很容易就得到西方教育的方式、內容等,但是學習西方是否適合我們,又該怎樣安放中國傳承了數千年的文化,這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事實上,即便傳統文化在今天已經得到了更多人認可,但總體而言,還遠遠不足,因此,學習傳統才是最難的創新。
●反方
第一課內容大於形式
熊丙奇(教育學者)
在一個人受教育的過程中,要經歷很多的儀式,開學典禮、畢業典禮、頒獎禮等,在今天,還有很多傳統的儀式也開始復蘇,比如成人禮、青春禮,開筆禮也在其中。
在學生的成長中,這些儀式的意義,無非就是強化某種意識。以“開筆禮”而言,可能舉辦者想要加強學生對學習的神聖感,讓學生能夠在入學之後更加認真學習,更加嚴肅地對待學習。
這直接產生了兩個問題,第一,“開筆禮”往往在小學入學時舉辦,這是不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學習,正式進入到學習生涯?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現實中,大部分孩子在上小學之前,早就開始學習、寫字了,最早的一兩歲就開始接受教育了,上小學前會寫一兩百字很普遍,有的甚至外語都很好了,這時候舉行“開筆禮”,為時已晚,難道每個家長都要在孩子認識第一個字之前,在家裏舉行一個“開筆禮”嗎?
其二,“開筆禮”傳遞給孩子的是什麼?學習是神聖的?還是快樂的?有人認為是神聖的,要嚴肅對待,但同樣也有人認為學習應該是快樂、輕松的,這時候又該怎麼辦呢?
“開筆禮”和“成人禮”不同,“成人禮”是告訴一個人,他長大成人了,需要擔負起對家庭、對親人、對朋友、對社會的責任,需要自己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但對剛剛入學的小學生來說,他的責任是什麼?是好好學習?考高分?多認字?
所謂“開筆禮”,用現代的話說,可以叫做“開學第一課”,這第一課教什麼,我覺得比儀式要重要。我想,第一課教給孩子的,應該是基本的規則,比如保護自己,不妨礙他人等,這才是最重要的。那些復雜的意識,是復古也好,是仿古也好,都不重要,把它當作重心,恰恰是沒有體會到現代教育精髓的結果。
現代教育的核心是什麼?是培養人格獨立、思想自由的現代公民,不去關註這個,反而認為舉行那些復古的儀式,在教育內容中加入傳統的教育內容,就能夠建立一個禮儀之邦,那就錯了。一個連基本的規則意識、法治意識都沒有的人,怎麼能做一個合格的現代人呢?
所以我認為,首先,仿古的儀式沒什麼意義,而且許多“開筆禮”花費不菲,要置辦傳統服裝、筆墨紙硯等,這個錢不論是學校掏,還是家長掏,負擔都不輕,何必為了一個形式而如此靡費呢?其次,“開筆禮”往往強化學習的神聖感、莊重感,和古代“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不無關系,現代社會,學習對學生來說,是權利,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它不是至高無上的,不用那麼莊嚴肅穆。
其實,今天有“開筆禮”,過去有“開學儀式”,意思都差不多,我想,不論哪種形式,都可以采用,真正重要的是,儀式該教給孩子什麼東西?比如有些儀式還要跪拜,這就很容易造成孩子上下尊卑的觀念,如果使用的多了,更可能使孩子形成依附性人格,不利於獨立的人格培養。
孩子是一個社會的未來,對於孩子的培養,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社會,未來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人?是一個思想自由、人格獨立的現代公民,還是一個恭順溫良,卻沒有自主性的人?這不難選擇。儀式有它的必要性,在一個人的成長中,往往起到關鍵作用,因此,選擇什麼樣的儀式教育,就尤其重要,絕不能輕忽。
●記者手記
冠者還是童子
《論語》中,孔子令弟子各言其誌,唯曾點得孔子贊賞,所以孔子喟嘆,“吾與點也”。曾點說了什麼呢?“暮春者,春服既成,冠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朱熹解釋曾點的理想說,“孔子之誌,在於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是萬物莫不遂其性”。
“萬物莫不遂其性”,在孔子的時代,成人戴冠,兒童則否,理所當然,所以,“正衣冠”這種事情,其實是大人的事,和孩子沒關系。古人“十歲束發,二十加冠”,十歲以下,既不束發,也不戴冠,頭發自然垂下來,就叫“垂髫”。
“垂髫”的孩子,當然不只有天真爛漫就夠了,還得讀書啟蒙,讀《千字文》《百家姓》之類,魯迅寫他的啟蒙,只是要背《鑒略》,“我一字也不懂,“粵自盤古”就是“粵自盤古”,讀下去,記住它”“我至今一想起,還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時候叫我來背書”。
傳統文化裏,當然不只有循規蹈矩的君子,也還有離經叛道、非聖無法的“狂人”,比如鄭板橋,鄭板橋的詞說“一朝勢落成春夢,倒不如蓬門僻巷,教幾個小小蒙童”,他的蒙童,究竟如何啟蒙,不得而知,不過想來,未必就讀聖賢書吧。
本版撰文北京晨報記者周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