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過端午?夫妻居然禁止同房?
端午節快樂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起源於中國!端午節起源於中國!端午節起源於中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端午節是中國夏季最重要的節日之一,那麼,古人是如何過端午的呢?
玫玫才疏學淺,在這裏簡單介紹下古人十種過節習俗。
1、吃粽子
上元節吃元宵,所以叫元宵節;中秋節吃月餅,所以叫月餅節;端午節吃粽子,所以叫粽子節。我是粽子,我為端午節代言。粽子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據說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好吧,也有說紀念伍子胥或者曹娥的。不管紀念誰,反正是祭祀令人尊敬的先人的食物。
如同元宵、月餅一樣,粽子也分南北兩派。北方粽子甜,食素,裏面包裹豆類、大棗等物。南方粽子鹹,食葷,裏面藏著五花肉、火腿、蛋黃甚至臘魚。南北二派競爭了千年,並將一如既往的熱鬧下去。不知道小夥伴們喜歡什麼樣的粽子,反正玫玫喜歡南派的口味。
2、賽龍舟
粽子節又叫龍舟節。作為龍的傳人,我們必須要在端午節這天賽龍舟。龍舟的來歷也有很多說法——湖南說、浙江說、福建說。但和粽子一樣,都起源於南方,二者起源甚至可以捆綁銷售。
玫玫有幸在端午節這天來到湖南汨羅,屈原投江之處,參觀了赫赫有名的汨羅國際龍舟賽,感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正在走向世界。
3、掛艾草、菖蒲
端午節門口不掛上一束艾草或菖蒲,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中國人。那麼這個習俗又是如何來的呢?
民間流傳,農歷五月,晝長夜短,陽盛陰衰,多發疾病,是一個有毒的月份。而五月初五,是毒月中的毒日,也就是端午毒中毒。在端午節掛艾草、菖蒲可以祛毒、驅邪。《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科學的說,夏天蚊蟲蛇蟻活躍,艾草、菖蒲這等植物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蟲蛇蟻,凈化空氣。
4、沐蘭湯
端午節又叫浴蘭節。沐蘭湯就是用草藥水洗澡。端午節陽氣最盛,也是中草藥的藥性最強的一天。既然端午節太毒了,自然要沐浴草藥水,祛毒、驅邪。
5、喝涼茶
五月初五,陽氣太旺,來杯涼茶消消火吧!與沐蘭湯同理,中草藥此時藥性最適合泡茶,不僅養生,也預防多種疾病。
6、避五毒
五月初五,正是中國傳統的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金庸小說《碧血劍》在介紹五毒教時,有精彩描寫。
古人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民間又在衣飾上繡制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
7、飲雄黃酒
端午節五毒活躍。雄黃酒性溫,飲之可以祛毒。《新白娘子傳奇》中,白素貞飲雄黃酒而化為蛇型,正是這一民俗的體現。
還有一種習俗,端午節這天,將雄黃酒抹在額頭或者手心上(比如用毛筆在小孩額上畫“王”字),可以延年祈福。
8、栓五色絲線
端午節時,家家戶戶的小孩手腕、腳腕上都栓有五色絲線,這是什麼故事呢?原來,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五色護體,剛好可以克制端午節出沒的五毒。大人為小孩栓五色絲線,代表著祈福、保佑。
9、射柳
所謂射柳,就是一幫人手持弓箭,對著事先約定的柳樹枝放箭,看誰能將柳樹枝射斷。這項習俗,起源於金元時期的北方,來源於宮廷,端午節時為了防止夏天幹旱炎熱的祈雨之禮。從明朝開始,射柳演變為端午節固定的娛樂節目。
10、夫妻分居
端午節太毒了,空氣中都彌漫著毒氣。如果這一天夫妻同房,會導致陽氣太盛,陰陽不調,從而中毒,導致“元氣大傷”。
眼不見心為凈,為了不為美色誘惑,於是在五月初,古人就把自己的老婆送回娘家過節,謂之“歸寧”。歸寧時,出嫁的女兒都必須拴五色絲線,盛裝回娘家,所以端午節又叫女兒節。
身為21世紀的五毒青年單身狗,玫玫真佩服古人:為了回歸內心的安寧,居然拒絕美色當前!這一狗糧吃得我實在太飽了,不行,必須要再喝一杯雄黃酒壓壓毒……
(有讀者碎碎念:雄黃的化學成分是硫化砷,加熱後有可能轉化為氧化砷,俗稱砒霜……)
親愛的小夥伴們,明天你們將會以哪種方式,度過這個愉快的端午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