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西藏史(十七)——西藏的墓葬習俗與藏傳佛教的關系
各位喜馬拉雅的小夥伴,講藏史的老布又回來啦!
咱先說兩句題外話,前兩天我看有朋友在下面留言,說講得有點深了,考證的內容太多。大家有啥想法都告訴我,我好調整一下,講得淺點這事兒好辦。
今天咱就講個比較通俗易懂的內容,聊聊西藏的墓葬習俗和佛教之間的關系。
在分析邏輯關系之前,咱先講個有意思的內容,雅礱河谷的活死人墓。
在金庸先生的小說裏,終南山下有個活死人墓,裏面住的都是武林高手。雅礱河谷的藏王墓也埋過活人,兩者的區別是小說裏墓中的人能出來,但藏王墓裏的人就算徹底over了。
在藏文史料《賢者喜宴》裏有這麼一個記載,吐蕃第29代贊普仲念德如娶了塔波領袖的閨女為妃。
塔波小邦是一個位於雅礱河谷東部的政權,咱們在前面講十二小邦及家臣時曾提到過塔波,它的大概位置在今西藏山南市加查、朗縣附近。吐蕃與塔波之間的聯姻,意味著吐蕃悉勃野政權的影響力,在不斷向東部擴張。[1]
據說這位塔波美女長得巨美,仲念德如特別稀罕她。但她嫁到雅礱之後,卻很快就變醜了。仲念德如心裏這個鬧騰呀,就向美女詢問緣故,王妃說可能是長時間未吃到家鄉的一種食物所致。
贊普趕緊派人送來,王妃吃了以後重新變得美艷動人。仲念德如心想這東西好呀,讓別的王妃也都吃點,不都變美了嘛!
結果他偷摸去廚房一看,發現王妃吃的一種用油烹制的魚(一種說法是蛙)。仲念德如頓時感到天旋地轉,很快就得了“癩病”(麻風病)。經過大臣們商議,把贊普、王妃和一位大臣活埋修好的王陵之中,據說陵墓的封土是圓形的,所以也稱為“圓形活墓”。[2]
咱們講過藏族不吃魚的風俗,可能是源於本教的禁忌。
因為在本教的世界觀裏,世界的三個組成部分“天、地、水”,分別有對應的神靈掌管。掌管水面的就是“魯”神,止貢遺體被扔進河裏,也是茹拉傑從魯神手中贖出。河裏的水生動物也歸魯神掌管,吃了魚就會觸怒魯神,魯神火了,就會得麻風病。
這故事可以說明三個問題:
不是所有藏族都不吃魚,塔波小邦明顯就是吃魚的,而今天拉薩旁邊就有一個俊巴漁村,世代以打魚為生,現在打魚都成了一個旅遊項目了;
藏族知道傳染病需要隔離,雖然埋到墓裏的方式,下手確實有點重,但咋說也是種隔離方式;
再有就是吐蕃時期有人殉的風俗,這點在文獻和實物兩個方面都有證據。
《舊唐書·吐蕃傳》記載,“其贊普死,以人殉葬”。敦煌文獻的盟誓詞裏也有,如果大臣不背叛,死後就可以用多少匹馬殉葬的記載。
在實物方面,吐蕃王陵肯定是沒有發掘過,但在青海都蘭縣的血渭一號大墓裏便發現了馬殉和人殉。
血渭一號墓的墓主人是吐蕃王朝時期的吐谷渾王族,母親有可能是就是吐蕃嫁過來的公主。
要說血謂一號墓可能知道人的不多,但說“九層妖塔”那就如雷貫耳了。影視作品裏九層妖塔的名字,正是來源於當地人對血謂一號墓的稱呼。這座王陵級別大墓的發掘,讓吐蕃墓葬儀軌的史料記載與實物證據完美的吻合。
今天正好說到了吐蕃的墓葬儀軌,咱就把西藏的墓葬習俗捋一捋。
現在西藏的墓葬習俗主要以天葬為主,土葬成了等級最低的葬俗,一般用來處理傳染病患者的屍體,或者強盜、殺人犯、被刀殺死的屍體。等級最高的葬俗則是塔葬,一般用來安葬高僧大德的法體。
塔葬又分成兩種,一種是先用火葬的方式處理遺體,火葬後的骨灰或舍利,裝入塔中或制成擦擦供奉。
另一種則是用藥物處理軀體,使其脫水而縮小,最後直接裝入佛塔中,封閉佛塔進行供奉。也有一些寺院在處理遺體後並不裝塔,而是直接供奉在香案、壁龕上,這種情況一般被稱為“肉身佛”。
所以,塔葬可以認為是種二次葬的習俗。
很顯然塔葬方式是佛教傳入西藏後才出現的,因為“塔”(窣堵坡)本身就是佛教文化的符號,在本教盛行的時期,西藏不可能有塔葬的出現。
那在佛教沒有傳入之前,哪種葬俗等級最高呢?
恰恰是今天等級最低的土葬。
土葬的方式說白了是基於人類的定居,當人類文明從流動轉向定居,便有了長期祭祀的需求,土葬自然而然地就出現了。
西藏地區的土葬習俗,可以一直上溯至新石器時代,拉薩的曲貢遺址內,便發現了大量的墓穴,甚至有人幹脆認為曲貢遺址就是一處早期先民的大型陵園。
等到止貢贊普入土為安後,吐蕃王室也開始營建大型王陵,土葬在成了人們心中等級最高的安葬方式。
西藏發現的吐蕃時期的大型墓葬群有十幾處之多,遍布前後藏各地,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朗縣的列山墓群、洛紮縣的吉堆古墓群、日喀則拉孜縣的查木欽古墓群。
除了歷代贊普和王公大臣,大富之家也采用土葬的方式。
米拉日巴尊者的父親喜饒堅贊是貢塘(今吉隆縣附近)的大富商,他去世前在遺囑上寫道:“請親戚們好生照料我的妻子兒女,不要讓他們吃苦,我會透過墓道的洞口看著你們。”[3]
米拉日巴的生活年代約在公元1052-1135年,也就是藏傳佛教後弘期的早期。這說明在吐蕃王朝崩潰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土葬依然是高等級的葬俗,是西藏有錢人的不二之選。
不過在吐蕃王朝的中後期,佛教思想已開始在西藏展示影響力,所以西藏的土葬習俗,也出現了和佛教結合的傾向。
例如朗縣的列山古墓群,這個墓群的封土堆出現了“墓丘外觀如塔形,並由塔基、塔身、塔頂三段式組成”的形制[4],這種屬於舶來品的封土和吐蕃傳統的梯形封土,共存在於一個墓群之中,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對葬俗的漸進式影響。
等到藏傳佛教的“生死輪回”和“利他主義”的思想成了主流,保留遺骸的土葬,成了一種不利於靈魂轉生的墓葬習俗,漸漸成了最壞的一種葬法。
除了土葬、塔葬和天葬,西藏地區還有水葬、火葬、樹葬、崖葬、壁葬,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這些紛繁復雜的墓葬習俗呢?
其實,如果我們回歸葬俗的本質就能發現,墓俗的核心意義是“如何讓先人有尊嚴地消失”。
“消失是這件事情的最終目的,習俗不過是個帶有包裝意義的過程”,如果你用這個方式來解讀墓葬,就會發現結果是恒定的,而過程是個變量。
而過程之所以是變量,是因為每個地方的自然環境不同,簡單點說就是,習俗必須因地制宜!
正是因為藏區各地自然環境差異巨大,才發展出了具有區域特點的葬俗。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很難想象撒哈拉沙漠裏會有水葬傳統,道理無比簡單,喝的水都不夠,還葬什麼葬?
所以,西藏地區的水葬傳統,多出現在河流豐沛的地方,例如藏南、康巴、林芝等地。
從環境因素的角度上說,水葬流行的地區一般都是山高溝深的地帶,這種地方土地資源緊張,采用土葬方式顯得太奢侈了。因此,先民們因勢利導,借用河道資源來處理前輩們的遺骸。
與之相對,河流較少的甘南地區,便甚少實行水葬,但不能說完全沒有,只不過一般對10歲以下夭折的孩子行水葬,儀式也遠比盛行水葬的地區簡單。
有些人認為藏族不吃魚是因為有水葬的傳統,這個說法不能叫錯,但不完整。因為水葬只在少數地區盛行,但不吃魚傳統的覆蓋面積要大得多。
再來說樹葬,目前我知道依舊保留樹葬的地區,就只有波密的卓龍溝了,主要用來安葬低齡夭折的孩童。樹葬也是需要環境依托的,至少周邊得有樹吧,那曲和羌塘一棵樹都沒有,你弄個樹葬試試看?!
而崖壁是把先人的遺體擡到崖壁的山洞裏安葬,以此來躲避野獸的襲擾。這種墓葬方式至少得有座山吧,您旁邊一馬平川,連個土包都沒有,您咋崖葬呀?
其實,就算是最不依賴自然環境的土葬,也一樣有地理因素的影響。
在那種石頭多的地區,土葬主表現為石棺墓或疊石墓,而土層較厚的地方則以土坑墓為主。
由此可以看出,葬俗的產生並不依賴於宗教,而是更多依賴於環境,宗教不過是起了個心理安慰的作用。
但必須要承認一點,藏傳佛教對西藏風俗的影響無比巨大,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習俗,基本就沒有和佛教思想完全無關的。可以這麼說,佛教思想成功的改造了藏族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認為,西藏的文化由佛教而來。
有人曾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西藏文化因佛教而起,因佛教而興”。
公允地說,這句話的下半截有點道理,但上半段就有點扯淡了。
就拿墓葬習俗來說,不管是天葬還是土葬,或者是其他任何一種葬俗,出現的時間都遠早於佛教傳入西藏。總不可能在沒有佛教之前,西藏先民面對先人遺體,兩手一攤,仰天長嘆吧!
就從墓葬習俗變化的角度,其實我們就能明顯看出,佛教作為一種後發的信仰系統,不過是西藏文化的推手和集大成者。往最好了說,你可以認為,佛教提升了西藏文化的層次和內涵,但你不能因此就認為
佛教是西藏文化的起源。
如果用一個特別接地氣的比喻,來說明二者之間的關系。
西藏的文化和風俗就是藏香豬,佛教不過是把藏香豬做成了紅燒肉,但你不能認為佛教就是藏香豬。因為藏香豬一直都存在,不做紅燒肉,燉粉條一樣好吃。
所以,就算是沒有佛教的傳入,西藏文化還是西藏文化,只不過會換個方向發展而已。
我個人認為二者之間的邏輯關系應該是這樣的,佛教對西藏風俗的改造,是個自身逐漸完善、逐漸落地的過程,最後西藏的佛教發展成了一種既有別於漢傳佛教,又有別於南亞佛教的系統,所以其實西藏的人民塑造了藏傳佛教,而不是反過來。
好啦,這期就到這兒吧,下一期咱們來聊聊松贊幹布雙目失明的祖父——達日寧色。
參考書目:
[1]、《再論吐蕃小邦制的演變及其外來影響》_楊銘;
[2]、《賢者喜宴》_巴臥·祖拉陳瓦(著),黃顥 、周潤年(譯);
從塔布之地姿貌關之欽薩·魯嘉為王妃。後王見其漸色衰貌醜,問其何故?答曰:我之故鄉有一美食,乃為缺此之故。於是王命侍女前去取之。侍女取來酥油炸青蛙之肉,王紀食之,又美貌如初。王睹油炸青蛙肉,頓生犯忌之心,得麻風惡疾。時藏地無食魚之俗,惟因塔布人食魚,又因魚俗稱為青蛙,故有塔布食青蛙之鄉之稱。
[3]、《米拉日巴傳》_桑傑堅贊(著),劉立千(譯);
[4]、《7世紀中葉至9世紀中葉吐蕃大型墓地研究》_曾科;
詳解歷史細節,厘清來龍去脈,視角不同的中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