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就是陰歷嗎?
農歷就是陰歷嗎?
農歷是我國傳統歷法,又稱夏歷、中歷、國歷,俗稱陰歷。但農歷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反映寒冷暑熱的氣候變化,以便家事活動,所以農歷實為陰陽歷。
農歷是一部特殊的陰陽合歷(基本歷法性質分為太陰歷、太陽歷、陰陽合歷),之所以說特殊,就是因為普通的陰陽歷(比如希伯來歷)只有閏月和固定的閏周(只有陰陽歷的日期而沒有節氣和候的概念),而我們的農歷則包含有太陽歷性質的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節氣和候直接用太陽高度作為制定標準,同朔望月一起成為農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農歷是“迷信”嗎?
農歷本身是科學的,依照天文學和天體力學等學科精密計算,達到密合天行,農歷是天文年歷性質的陰陽合歷,當然不是迷信;我國農歷歷法千年傳承,一脈相承,從未中斷過,現行農歷使用當今最新和最先進的歷算法則,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負責在每年的《中國天文年歷》中發布標準的農歷信息。所以現今農歷的版本名稱可以稱之為《紫金歷》。
現行農歷的特點?
現行農歷是定冬至,無中氣置閏法。首先是定冬至,冬至必須在建子月(農歷十一月中)然後在需要置閏時采用無中氣置閏法則來安排閏月。這樣的置閏法則使得農歷的平均歷年長度就是最新的回歸年數,這個數其實也是變化的(歲實消長),大約為365.242188日。農歷利用這種置閏法的好處就是能永遠與回歸年對應,而不會產生絲毫的誤差;而陰陽歷的年是有明確天文意義上的“年”即回歸年的約束,所以其歷年月數只能是十二或十三,而不能是其它數字。
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給出,朔所在日為初一,朔望月長約29天半,所以農歷大月30天,小月29天(由於除夕是定在農歷十二月最後一天,所以有些年會發現農歷十二月二十九為除夕日)。農歷平年有十二個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閏年為十三個月,其中某一月為閏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閏月則為閏八月。閏年全年383天或384天。
二十四節氣是什麼?
二十四節氣即立春、雨水、驚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是古人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地面氣候演變次序,將全年劃分的二十四段落,每段約隔半月,分在12個月裏。
“節”和“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左右,兩者統稱為“節氣”。
十二節令: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十二中氣: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二十四節氣真的是在農歷中僅僅屬於附屬地位嗎?
農歷二十四節氣在農歷中是同朔望月一樣主要的地位,農歷歷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首先,在推算農歷時冬至作為歷算首中氣(天正)是處於為首地位的(歷算起算點,也叫歲實起算點,但是註意歷算和使用農歷不同,使用農歷包括農歷紀年是使用歷年的概念,歷年從正月初一日開始起算,這點是絕對不能混淆的),當確定了冬至也就是確定了農歷的歲實和定出是否需要置閏,農歷平年是十二個月,農歷閏年是十三個月。如果需要置閏才啟動無中氣置閏法則的。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十二個中氣是農歷歷月的標誌(月建),它們都是農歷置閏的重要依據。
其次,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十二節令,其中的“四立”是我國傳統四季的正式起點,在農歷歷月中標註節氣其本身就體現了節氣的重要作用。
另外,農歷節氣是直接使用天文計算並以黃經度數為標準的,其精度非常高。標度精確的太陽視運動,也就是回歸年。這是農歷有別於國外的其它陰陽合歷的標誌(那些陰陽合歷雖然歷年也能符合回歸年,但是只有年、月、日式的日期,而沒有精確標示回歸年的方式)。
農歷的推算需要哪些天文點?
現行農歷是定歷,所以農歷的推算需要以下天文點的時刻和黃經:月球近地點;月球遠地點;日月合朔點;地球近日點;地球遠日點;二十四節氣各點;上弦月點;望月點;下弦月點;此外還有地球公轉到某特定點的時刻等。
農歷歷法和歷算為什麼“神秘”至今還不被人們所了解?
農歷之所以“神秘”的原因有下面幾點:
一、這是因為農歷歷法和歷算是很復雜的,是精確度很高的天文工作,一般人難以計算和掌握。但這一點隨著天文歷法和數學的普用和計算機的應用也不是主要問題;
二、農歷有天象預報的功能,它的計算需要很精確的天文常數和行星軌道計算和觀測,這需要專業的天文臺執行並公布天文常數;
三、因為農歷曾在王朝社會被統治階級壟斷,所以就很神秘,科學的天文歷法在王朝時代被君王視作其權威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