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體最高的玄學
風水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風水學研究的人與環境的居住關系,也可以說,風水學就是利用環境、改造環境的一門學問。風水理論的核心是人,它追求的目標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在天、地、人三者之間,風水學既要強調人的主體地位,又不偏廢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註重天時、地利、任何之間的協調和自然美。
“風水”古代又稱之為地理和堪輿。“風水”之義,就是考察山川地理環境,包括水文、生態、氣候及環境景觀等,然後選擇風水好的地方營築城郭、室舍、陵墓等,其實質是古代的一門實用技術。一般來說,風水是一種術數和技巧,即指導人們如何確定陰宅和陽宅的位置、朝向、布局、營建等一些列主張與方法,以此獲得好運的一門理論。
風水學的研究範圍涉及住宅、宮室、陵墓、寺廟、村鎮、城市的規劃建設等。其中涉及陵墓的稱為陰宅風水,涉及居住生活的房屋、環境稱為陽宅風水或建築風水。風水對居住環境的影響表現在:一是對基址的選擇,即追求一種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滿足的地形條件;二是對居住形態的處理,包括自然環境的利用與改造,房屋的朝向、位置、高低、大小、出入口選擇、道路供水排水等因素的安排;三十載上述基礎上添加某種符號(即理氣),以滿足人們避兇趨吉的心理需求。
從本質上看,應該說風水學是一種傳統文化觀,一種有關環境與人的學問,同時也是調整和改變命運的最高玄學。從現代科學理論來看,風水學涉及及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環境景觀學、自然生態建築學以及地球磁場方位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的科學。
先哲普遍認為,氣無處不在,氣構成萬物,氣不斷運動變化。氣在風水術中是一個很普遍、很重要的概念。氣是萬物之源,氣變化無窮,氣決定人的福禍。人要避死氣、乘生氣,就得請風水師“理氣”。“理氣”是十分復雜的,要結合陰陽五行,實地考得“旺象”,才能得到“生氣”,有了“生氣”就能富貴。因此風水術實際是“相氣之術”。古人認為每個月都有生氣和死氣,以死氣方位動土為吉,以生氣方位動土為兇。因此,“理氣”是風水術的關鍵之一。
風水學歷經千年的發展,演變出來的派別也多彩紛呈。早期的風水學是沒有派別之分的,以山形水勢及配合一些陰陽五行來論吉兇。隨著易理、九星、術數的發展,風水學理論更加復雜、具體、多樣化。特別自清明以來,不少學理紛紛開門立派,將原有學理加進自己的觀點、經驗,創立新的宗派。當今民間現有的風水學派基本上為兩大派:形式派與理氣派。形式派以江西最為出名,論藏風聚氣,著眼於地理形勢,以氣論山,歸結於地形,看龍、穴、砂、水等論吉兇。後演變分支出形法派、形家派等。理氣派以福建派最為出名。理氣派由於將陰陽五行、八卦、河圖、洛書、星象、神煞、納音、奇門、六壬等幾乎所有五術的理論觀點都入其立論原理,形成了十分復雜的風水學說。正因為理氣派過於繁雜,才分出許多小門派,現今較為流行的有:八宅派、玄空飛星派、三合派、玄空大封派。
風水理論是什麼呢?實際上就是把水文地質學、宇宙星體學(星相學)、氣象學、環境景觀學、建築學、生態學以及人體生命信息學等多種學科合為一體的一門自然科學。其宗旨是審慎周密的考察、了解自然環境,理順自然,有節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創造良好的居住與生存環境,贏得最佳的天時地利與人和,達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風水學中的山川地勢看龍脈、藏風聚氣是首選、坐北朝南好風水等都是有科學依據的。山川地勢看龍脈,其所為的“龍脈”,不過是巖層褶皺帶來的外部表現。野外的巖石,有火成巖、變質巖、沈積巖之分。而沈積巖分布的“龍脈”最為明顯。在龍脈集結處朝案之山為佳,朝山和案山是類似於拱伏案之形的山。朝案之山可擋風,並由拱衛之情。藏風聚氣是首選,藏風聚氣就是說大環境的形式應該是:背面要有高山為依靠,前面遠處要有低伏的小山,左右兩側有護山環抱,明堂部分要地勢寬敞,並且要有曲水環抱。這是有的地方可以避風,有的地方不可避風。避風是為了使一個地方的小氣候溫暖不冷。坐北朝南及房屋大門朝南,這是為了采光和避北風。
因此上述,風水是一種傳統文化館,一種廣泛流傳的民俗,一種趨吉避兇的術數,一種有關環境與人的學問,同時也是調整和改變命運的最高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