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卦》之六五爻辭“知臨。大君之宜,吉”破解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釋字(詞)
֪
《說文》:“知,詞也。從口從矢”。《玉篇》:“知,識也,覺也”。《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清段玉裁註:“識敏,故出於口者疾如矢也”。
“知”的本義就是識敏。不假多思,脫口而出,言詞如矢之疾,說明對所言之事十分了解,熟悉。“知”是“智”的本字。
大君
《師卦》上六爻辭曰:“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履卦》六三爻辭曰:“武人為於大君”。《臨卦》六五爻辭曰:“大君之宜,吉”。孔穎達疏:“大君,謂天子也”。
《周易》在此三卦中皆提到“大君”,並且所提到的“大君”皆為陰爻所言。《易》以陽為大,以陰為小,故知“大君”並非陰爻所指,而是另有所指,而且一定是指陽爻,這是毫無疑問的。《師卦》是由《剝卦》變化而來的,《剝卦》上位原為陽爻,卦變後成為《師卦》九二爻,所以《師卦》上六爻辭所謂“大君”是指《師卦》九二爻。而《師卦》上六爻來自《剝卦》六三,原本為武人,卻不當位而為小人,卦變最終成為上六,是明升暗降,高其位而削其權,邊緣化了,故曰:“開國承家,小人勿用”。《師卦》上六並非大君,而是小人,小人可重賞而不可重用也。《履卦》是由《夬卦》變化而來的,《夬卦》先變為《大有卦》,然後《大有卦》再變為《履卦》。《履卦》六三來自《大有卦》六五,而《履卦》九五則為《大有卦》九三,所以《大有卦》九三和六五交換位置,變成了《履卦》。所以《履卦》六三爻辭所謂“大君”,是指《履卦》九五。由於《履卦》九五原為《大有卦》或《兌卦》九三,三位乃武人之位,由三之於五,原為武人而終成為君王,故曰“武人為於大君”。
由此可以推斷,《臨卦》六五爻辭所謂“大君”亦並非指《臨卦》六五,而是一種虛指。
釋象
五乃君位,為君之道,以“知”為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經》語),既智且明,聖君之道也。故戒之曰“知臨”。《臨卦》六五以柔君臨天下,位有不當也。《易·系辭傳》曰:“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兇,五多功,貴賤以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其中的意思就是三位與五位是剛位,剛大者當位則勝,柔小者居位則危。剛大者當君位,謂之“九五至尊”,柔小者居君位,稱為“六五之君”。《臨卦》六五以柔居君位,故危;若以剛大者當位,則可勝矣,故曰“大君之宜,吉”。大君者,大者為君也。大者為君,當位得中,天下治也,故“吉”。其《象傳》亦因而釋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然《臨卦》六五柔而為小,故不為“大君”,小者非幼即庸,不堪天下之任,不足為“大君”,故非“吉”兆。《臨卦》六五最終是吉是兇,取決於其是否明智,明智則吉,不智則兇,故戒之曰“知臨”。《臨卦》的卦變形式有三種:一是
《臨卦》先變為《屯卦》,然後《屯卦》再變為《蹇卦》;二是《臨卦》先變為《升卦》,然後《升卦》再變為《艮卦》;三是《臨卦》先變為《震卦》,然後《震卦》再變為《小過卦》。故《臨卦》六五最終或為《蹇卦》六二,或為《艮卦》六五,或為《小過卦》六五。《蹇卦》六二采取的方式是委托臣子代行君權,自己則退而求長大,待自己長大有能力後再行君權。這種形式是一種周公輔成王式的形式,最終結果是比較完美的,故《蹇卦》六二爻辭曰:“王臣蹇蹇,非躬之故。”其《象傳》釋曰:“王臣蹇蹇,終無尤也。”“終無尤”就是說到最後猜忌全釋,沒有了怨尤。說明最終結果是很好的。《艮卦》采取的是君臣皆有所“止”的形式,臣亦“止”,君亦“止”,這樣也會有好結果。《艮卦》六五爻辭曰:“艮其輔,言有序,悔亡。”“言有序”就是其有所“止”的表現,“悔亡”說明其最終結果也是好的,起碼不悔。而《小過卦》六五則有過,結局是很悲慘的。《小過卦》六五爻辭曰:“密雲不雨,自我西祁。公弋取彼在穴。”《小過卦》六五象一隻鳥一樣,被獵人用系繩的弓矢射中所獲,即使在老窩中也無處可躲。所以,《臨卦》九二是吉是兇,關鍵是看其是否明智,在接下來的變化過程中能否把握好。
義理
禪讓制選賢任能,天下為公。王權世襲制取代禪讓制後,任人唯親,年幼即位者不足為奇,君弱臣強、臣賢君庸的現象也很常見。然君臨天下者,當剛大果敢,不可不知。《系辭傳上傳第四章》:“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不過”則得中,“行中之謂也”。“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者,非“大君”莫屬。知淺識短者,不堪君任也。以柔臨君位,或年幼無知,或無識人之智,或無自知之明,故其危矣。昔西周初建,武王殞而成王幼,天下不穩,幸得周公輔佐,替成王主政七年,才最終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雖“王臣蹇蹇”,卻終有利於天下,成就了我國奴隸制王朝的鼎盛大業。《臨卦》變《蹇卦》,其中就有周公輔成王的歷史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