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2024-10-04民俗文化64

無善無惡心之體——世界觀

王陽明說過這樣的話:“在心體上不能遺留一個念頭,有如眼中不能吹進一丁點灰塵。一丁點能有多少呢?它能使人滿眼天昏地暗了。這個念頭不僅是指私念,即便美好的念頭也不能有一點。例如,眼中放入一些金玉屑,眼睛就不能睜開。”我們於此可以知道,無善無惡就是本心最自然的狀態,它是心的本體。由於心即是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心的本體是無善無惡,所以天地萬物也應該無善無惡。這就是王陽明的世界觀:天地萬物無善無惡,我們對待天地萬物的態度也應該是無善無惡。

故事

下面這個故事極透徹地說明了這個觀點。王陽明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園中除草時,付出了許多汗水,所以哀嘆道:“為什麼天地之間,善難培養,惡難鏟除?!”王陽明當時就在花園賞花,聽到薛侃的嘆息,立即察覺到傳播心學世界觀的機會來了,於是接口道:“你就沒培養善,也沒有鏟除惡。”薛侃莫名其妙,因為他勞碌了大半天,鏟除了很多雜草,而且他經常澆灌花朵,這怎麼能說是沒有培養善,沒有鏟除惡呢!王陽明發現了薛侃的疑惑,卻沒有繼續深入這個話題,而是轉到另外一個問題上去了:“你呀,如此看待善惡,因為從形體上著眼,錯誤在所難免。”薛侃這回如墮雲裏霧裏,更不知王老師的話是什麼意思了。王陽明馬上解釋說:“天生萬物和花園裏有花又有草一樣。哪裏有善惡之別?你想賞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惡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門前搞個草坪,草又是善的,草坪裏的花就肯定被你當成惡的了。這種‘善惡’都是由你的私意產生,所以就是錯誤的。”薛侃吃驚地問:“這不就是無善無惡了嗎?”王陽明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來就沒有善惡,它之所以有善惡,全是你強加給它的。我問你,黃金是善還是惡?”薛侃搓著手興奮地說:“黃金是大大的好東西,當然是善的。”王陽明問:“這要看黃金在什麼地方。它在你手上,肯定是善的,可如果它在你胃裏呢?”薛侃搖頭道:“那這就是惡的了。”王陽明又問:“糞便是善的還是惡的?”薛侃肯定地回答:“那玩意兒肯定是惡的。”王陽明笑了:“糞便可以讓莊稼生長,在老農心中,它就是善的。所以說,天下的萬事萬物哪裏有善惡之分?都是人強行加到它上面的。同樣是一座大山,旅遊的人就認為它是善的,有急事要翻越它的人就認為是惡的。同樣一個人,在朋友心中是善的,而到了他的敵人心中,他就是十惡不赦的。”

有善有惡意之動——人生觀

人人皆有良知,為何有人會流芳千古,有人則遺臭萬年?為何有人出類拔萃,有人卻碌碌無為?為何有人是善人,而有人就成了惡人?這些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他們的人生觀出了問題。用王陽明的話講就是:他們的心,失去了本體。所謂失去本體,其實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王陽明說,有善有惡意之動。良知一旦被遮蔽,所發出的意(念頭)就有了善惡,而有了善惡之後,又不肯為善去惡,所以人生觀就有了善惡。良知是如何被遮蔽的呢?王陽明的結論是:習氣所染。習氣就是我們身處的社會,王陽明不無遺憾地說,由於不是每個人都自動自發地去致良知,所以由眾人組成的這個社會不是真誠惻怛的,而是充滿了客套和虛偽。

故事

他曾在一次講學間隙對弟子們說:“人人胸中都有個聖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沒了這位聖人。”弟子們唯唯。王陽明看著一位弟子說:“你胸中有個聖人。”這名弟子馬上站起,慌張得很:“不敢。”王陽明叫他坐下,笑著說:“眾人皆有,你怎麼就沒有?天下萬事都可謙虛,唯獨這事不可謙虛。”該弟子笑著接受。王陽明掃視眾弟子,先誦了自己的一首詩:“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然後他又語重心長地註解道:“人皆有良知,聖人之學,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聖人,勉強而致的是賢人,不肯致的是愚人。雖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聖人無異。此良知所以為聖愚之同具備,而皆可為堯舜者,以此也。”

知善知惡是良知——價值觀

如果我們用現代心理學來描述“良知”,就是這樣的:當我們面對一個情境時,它不會導致我們的直接反應,而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個快速評價思維,這個評價思維不是深思熟慮或理性推理的結果,而是自動閃現,迅如閃電,如你所知,這個評價思維就是良知。比如得到一筆確鑿的不義之財,我們最先出現的是對這份不義之財的是非評價,而不是行為、情緒和生理上的反應,這個是非評價就是良知。它先天而來,自動自發,不受你控制。通俗而言就是,良知,是人與生俱來的道德與智慧的直覺(直觀)力,或是直覺(直觀)的道德力和智慧力。見父自然知孝是道德,何嘗又不是智慧?見強淩弱所以義憤填膺,因為我們判斷這是錯的,這是智慧,何嘗又不是道德?王陽明對“良知”的推崇幾乎無以復加,他說:“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為?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他又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他還說,“良知學是千古聖賢相傳的一點真骨血,譬之如行舟得舵,平瀾淺灘無不如意,雖遇巔風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沒溺之患。”這些對良知的贊美之詞大有“良知在手,天下我有”的意味,良知真的無所不能嗎?

故事

1509年,也就是王陽明龍場悟道的第二年,其名氣已大震於貴州。省會貴陽主管教育的行政長官席書慕名前來拜會王陽明,聽了幾句後,就問他:“請問朱熹和陸九淵有什麼不同?”朱熹創建理學、陸九淵奠基心學,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物。王陽明卻戳了戳自己胸口說:“都是一樣的心。”顯然,席書問的不是這個,王陽明也沒給他機會繼續問別的,急轉直下大談特談自己體悟的“格物致知”。席書漸漸聽得入了港,熱情邀請王陽明到貴陽講學。王陽明欣然同意。席書臨行前問道:“您講課的主題是什麼?”“知行合一!”席書一楞:“知行本是兩件事,怎麼能合一?”王陽明擺出一副驚駭的樣子:“知行就是一回事,我說‘合’都欠妥了。”席書更是大惑,王陽明馬上和他講起“知行合一”的真諦來,這個真諦就記載於《傳習錄?卷上》中。徐愛和席書一樣,也不能理解“知行合一”,於是向王陽明請教。王陽明說:“空談理論,你理解起來很麻煩,你舉個例子吧。”徐愛說:“例子很多,比如大家明知對父母應該孝順,對兄長應該尊敬,但往往不能孝、不能敬,可見知與行分明是兩碼事。”王陽明道:“這種人是被私欲遮蔽了,所以知行分為兩截。《大學》中有兩句話叫‘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說的就是知行合一的問題。”徐愛眉頭緊皺,表示不明白。王陽明解釋道:“見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在見到好色時馬上就喜好它了,不是在見了好色之後才起一個念頭去喜好。聞到惡臭是知,討厭惡臭是行。聞到惡臭時就開始討厭了,不是在聞到惡臭之後才起一個念頭去討厭。”

為善去惡是格物——方法論

王陽明的弟子陸澄有個困惑,當然也是我們的困惑。他問:“靜坐用功,覺得此心異常強大,甚至想著如果我們遇到某某事,必能輕松解決。可一遇事就蒙了,真是煩躁。”王陽明針對此癥,對陸澄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事上磨練,通俗而言,就是要參與社會實踐,在紛繁復雜的具體事務中鍛造自己的心理素質,做到動靜皆定,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以此沈著冷靜,正確應對,最後就進入“不動心”境界。事上磨練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讓自己的喜怒哀樂恰到好處,不可過分,這就是“和”,就是良知本體。我們事上磨練,就是要到人情事變上去練心,喜怒哀樂是人情,富貴、貧賤、患難、生死是事變,事變也只是在人情裏,只要能在人情事變上致良知,那就是最好的練心,自然是最好的事上練。

故事

有一位地方官常去聽王陽明的心學講座,每次都聽得津津有味,偶爾會呈恍然大悟之態,眉飛色舞。月余後,他卻深表起遺憾來:“您講得真精彩,可是我不能每天都來聽,身為官員,好多政事纏繞,不能抽出太多時間來修行啊。”王陽明接口道:“我什麼時候讓你放棄工作來修行?”該官員吃了一小驚:“難道在工作中也可以修行?”“工作即修行!”王陽明斬釘截鐵地回道。“我愚昧得很,”該官員既迷惑又驚奇,“難道您讓我一邊工作一邊溫習您的學說?”王陽明說:“心學不是懸空的,只有把它和實踐相結合,才是它最好的歸宿。我常說去事上磨練就是因此。你要斷案,就從斷案這件事上學習心學。例如,當你判案時,要有一顆無善無惡的心,不能因為對方的無禮而惱怒;不能因為對方言語婉轉而高興;不能因為厭惡對方的請托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為同情對方的哀求而屈意寬容他;不能因為自己的事務煩冗而隨意草率結案;不能因為別人的詆毀和陷害而隨別人的意願去處理。這裏所講的一切情況都是私,唯有你自己清楚。這就是良知,良知就是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你必須認真省察克治,心中萬不可有絲毫偏離而枉人是非,這就是致良知了。如果拋開事物去修行,反而處處落空,得不到心學的真諦。”該官員恍然大悟,心靈滿載而歸。

相关文章

三世因果的經典語錄?

三世因果的經典語錄?

三世因果的經典語錄? 三世因果的經典語錄? 因果,是佛法基本定律。古語有雲: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果的觀念也早已深入“以善為本”的中華傳統文化。 佛法中說的因果主體、中道實相、般若理體、真如、涅槃、我,都是同一如來藏心體。一切法界無不賅攝於如來藏一法界中,即“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佛法中心思...

心學如何致良知?生活中碰到事情,內心會有一個“聲音”

心學如何致良知?生活中碰到事情,內心會有一個“聲音”

陽明心學是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來中國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 王陽明在小時候,別人的夢想都是科考為國效力時,他卻想成為聖人。在要即將離世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他是在中國歷史上除了諸葛亮之外,唯一一個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人。 今日很有幸,分享自己的一些對...

易理易學

易理易學

易學 《四庫總目提要》在評南宋王宗傳《童溪易傳》時說:“以禪言易,起於南宋之初”。從南宋初年起,經元明清三代直至民國,世俗學界和佛教叢林先後有許多人從事於溝通易佛的工作。就宋明時期而言,做這種工作的主要是陸王心學一系的人。王宗傳便是其中之一。他是陸九淵的學生,曾陪同陸九淵赴“鵝湖之會”與朱熹辯難,...

千萬別小看一個面相好的人!(深度好文)

千萬別小看一個面相好的人!(深度好文)

佛說:命由己造,相由心生。 人世間,是一個充滿因與果的世界,種下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每個人都在為人處世中締造命運,在喜怒哀樂中繪制容顏。 長相是心靈的外現,決定了人一生的命運。 壹 古語雲: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 一個人的面相,會隨他內心的善惡而改變。 從前有位畫家想畫...

君子以致命遂誌

陽明與湛若水結交的第二年,即1506年,陽明35歲,言官戴銑等上疏彈劾把持朝政的宦官劉瑾,被矯詔入獄,陽明冒死抗疏援救,受廷杖四十,之後也被下詔獄。他在監獄裏做什麼呢?在讀《周易》。他在《讀易》一詩中說:“瞑坐玩羲易,洗心見微奧。”(《王陽明全集》卷十九,第675頁)陽明為何在獄中讀《周易》?今天我...

王陽明及其心學的現代啟示

■精彩閱讀 如果不是從小立下爭當聖賢的理想誌向,如果沒有獨立人格,如果缺乏勇氣和膽識,如果不能在逆境之下咬定青山百折不回,他的創新之路就可能隨時夭折,也就不可能取得後來的成功。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觀,說的既是學習,也是行動;既是對學生的要求,更是對自己的要求。他一生都身體力行踐履這一主張。...

中國歷史名人轉世的五則故事

今天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關於中國歷史名人轉世的五則故事,希望大家會喜歡,同時也希望給你們帶來一些參考的作用! 北宋大才子蘇東坡 蘇東坡和佛教的淵源非常深厚,他和方外朋友過往也非常親密。在居士分燈錄裏,記載東坡前生為五祖戒和尚的典故。蘇軾的母親剛剛懷孕他的時候,夢見一位身軀瘠瘦、眼睛眇細的出...

王陽明心學心法:四句二十八字

王陽明心學心法:四句二十八字

王陽明的心學博大精深,因其內涵的深刻與普適而備受推崇。對王陽明心學的入門粉絲而言,以下這二十八個字、四句話是陽明心學的心法。悟透這四句二十八字才能致良知的知行合一。 1、無善無惡心之體 王陽明說過:“在心體上不能遺留一個念頭,有如眼中不能吹進一丁點灰塵。一丁點能有多少呢?它能使人滿眼天昏地...

洞悉人心,曾國藩《冰鑒》智慧相人術,40字看懂天下人

洞悉人心,曾國藩《冰鑒》智慧相人術,40字看懂天下人

在中國歷史上,堪稱完美的成功人士並不多,曾國藩應該算一個。能選賢任能,可以說是曾國藩事業成功的一大法寶。 曾國藩是一位具有爭議的人物,他一生嚴以律己、賞罰分明、勤儉節約、修身養性、崇尚氣節、治學嚴謹、為人正直,實現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事業,同時,他又積極向西方學習,開展洋務運動,建造了...

擇吉擇日應用探秘,如何選個好日子?

擇吉擇日應用探秘,如何選個好日子?

擇吉術是一個融會了多家學說的復合系統,因而它的理論體系及其龐雜。 (一) 幹支系統納音納甲 (二)陰陽五行學說;其中包括:陰陽學說、陰陽與五行、幹支與五行、五行與四時五方、五行的旺相休囚和寄生十二宮、正五行、中針雙山五行、縫針三合五行、洪範五行等等。 (三)八卦學說;其中包括:河圖、洛書、先天八...

真的有輪回轉世嗎?

除了已經解脫生死(如小乘的阿羅漢)或已經自主生死(如大乘的聖位菩薩)的聖者之外,一切的眾生,都不能不受輪回的限制。 所謂輪回,實際上是上下浮沈的生死流轉,並不真的像輪子一般地回環。輪回的範圍共有六大流類,佛教稱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羅(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獄道,這都是由於五...

道教也有“輪回”之說嗎?“五道輪回”分別指的是哪些?

道教也有“輪回”之說嗎?“五道輪回”分別指的是哪些?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佛教和道教作為同時在我國存在了數千年的宗教,它們的思想教義都是在勸人向善,並且在發展過程中互相借鑒融合。有很多神明被佛道共同尊奉,如華光大帝,佛教稱之為華光佛、華光天王佛 ,在民間俗稱五公菩薩;道教稱之為靈官馬元帥、馬天君,是道教的雷部和火部的神靈,也是道教的護法四聖之一。佛教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