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用周易指南——易傳》——學習周易應先學習易傳,學習易傳的敲門磚是系辭
《系傳》在《周易》體系中也被稱之為《系辭》。《周易》分為兩個部分,即《易經》64卦和《易傳》。《易傳》是戰國時期孔子等儒學大家對64卦的解讀,總共有十篇文章,稱之為《十翼》,具體內容包括《彖辭》《象辭》(上下)《系辭》(上下)《文言》(乾坤)《說卦》《序卦》《雜卦》。現在學術界基本認為《易傳》是孔子所作,也有部分學者不認可這個觀點,如胡適,馮友蘭等民國時期的學者。就其內容而言,十翼之間不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十翼各傳行文特點和思想特色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不太像一個人或學術思想統一的人所為,更像是儒道兩家集體智慧的結晶。
《系傳》也稱為《系辭》,是解釋《易經》64卦的綱領性哲學著作,通俗地說,是後人學習《易經》64卦的心得體會。其行文特點和《道德經》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基本上以四言韻文為主要特色,內容以樸素的自然唯物主義思想為基礎,以宇宙運行法則為核心價值觀,極盡所能探究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種種變化,這些闡述完全是圍繞64卦展開,沒有絲毫的偏離。也可以說,《系傳》是從哲學的高度闡述《易經》,後世的王弼等道學家從義理角度解釋《周易》,義理離不開哲學,二者同理。
《系傳》很多內容和《道德經》的觀點非常相似。老子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系傳》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提出,“致虛極,守靜篤。”《系傳》提出,“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老子提出,“和其光,同其塵。”《系傳》提出“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
那麼《道德經》和《系傳》到底是誰采納了誰的意見呢?顯然是《系傳》吸收了《道德經》的思想。老子的《道德經》誕生於公元前600年左右的春秋中末期,《系傳》相傳是孔子所作,也有許多學者考證不是孔子所作,暫且不去考慮《系傳》的作者是誰?可以肯定的是《系傳》誕生於戰國中末期,兩者前後相差200多年的時間,據此可以認定,《系傳》吸收了《道德經》的思想,所以,不排除《系傳》是道家的繼承人所作的可能性。
為什麼說學習《周易》先要學習《易傳》呢?因為《周易》64卦是由卦名、卦象和卦辭組成的,初學者剛剛接觸64卦的時候好像是霧裏看花,又像是水中撈月,完全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從何下手。
舉個例子,64卦的首卦是“乾卦”,這是卦名,卦象是並排的6條橫線(),卦辭是“元亨利貞”。初學者從卦名入手,乾是什麼意思?6條並排的橫線又是什麼意思?“元亨利貞”如何理解?這些都是問題,何況64卦之間千變萬化,囊括天地萬物的所有內容,最好的辦法就是能夠有指南,這個指南就是《易傳》。
《易傳》是解讀《周易》64卦的,那麼這十本著作應該先從哪本看起呢?毫無疑問,首先要看的就是《系辭》,其他九本著作只是針對某一方面進行解讀,只有《系辭》是針對整部經文的全面的、整體性的解釋。例如,《文言》只是單獨解釋“乾坤”兩卦的;《彖辭》只是針對每一卦做出的結論性語言;等等。
筆者打算對《系辭》進行全面解讀,以便於對《周易》感興趣的朋友通過《系辭》對《周易》有個粗淺的認識,糾正一提起《周易》就認為是算命,蔔卦的思想。
筆者的解讀方法擬采取聊家常的態度,不希望分享給您的是陽春白雪的深奧之物,希望您在聽我聊天,與我互動中領略《易傳》的魅力,真正明白高大上的西方哲學的老祖宗原來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