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八卦圖是什麼
伏羲八卦圖是在當時遠古人在生產力非常落後對自然認知度不夠的情況下,為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創立的古代預測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這種表現形式通過後人總結提高以後,對後世的影響極大。
伏羲的易學始祖地位《天中記》卷四十引《古史考》:“庖犧氏作始有筮。”《天中記》卷四十引鄭魴《禹穴碑》:“伏羲得神著而定皇策。”《廣博物誌》卷四引《物原》:“伏羲初置元日。”
《古微書》卷十二引《春秋內事》:“至伏羲乃有消息禍福,以制吉兇,始合之以為元。”以上筮術、皇策、置元日、制吉兇等均反映了伏羲在易學上的史祖地位。明朝學者張岱所著《夜航船》卷十四《九流部》:“伏羲始制占卦蔔龜,神農始制揲蓍。瑞頊始設兆為玉兆,帝堯制瓦兆。師曠制讖,鬼谷子即王詡制鏡聽。漢武帝制雞蔔,令軍中用之。張良制靈棋,十二子,分上中下擲。京房制易課,始錢蔔。”更反應了伏羲為預測學真正鼻祖。
伏羲八卦圖伏羲八卦圖是我們民間最常見、使用最廣泛的八卦圖,它是伏羲根據河圖和洛書圖研創出的一種簡易圖。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在這個圖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許多新的定義,成為專為占蔔所用,從而就演繹成為伏羲八卦圖。八卦圖的前身是一種簡易圖,主要是指導當時的人們怎樣了解自然、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工具,同時也是指導人們生活進行生產、狩獵、處世的一種工具。後來人們主要用來占蔔,在這個簡易圖上有了新的創意和發明,成為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伏羲八卦圖。
八卦圖為古代戈意圖案。《太平禦覽》:“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以“—”為陽,以“--”為陰,組成八卦:幹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艮為山、、離為火、兌為澤,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分據八方,中繪太極之圖。《易傳》認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並認為“幹”和“坤”兩卦在八卦中占特別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伏羲八卦圖的發展及影響隨著歷史的進步,由最初的伏羲八卦圖逐漸發展成為先天八卦圖、中天八卦圖、後天八卦圖、立體八卦圖、諸葛八卦圖,其中作為最為突出的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相傳,諸葛孔明禦敵時以亂石堆成石陣按遁甲分成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當十萬精兵。在閬中的古居民建築中,隨處可見八卦圖案,閬中古城區天樓就倒懸著巨大的伏羲八卦圖,這是伏羲文化中的八卦文化滲透在人們生活中表現。在伏羲八卦的占蔔內容中,其主張是“萬象為卦”,意思就是:存在的一切事物、行為都是可以作為占蔔、預測吉兇的方法,而且能夠自如的運用這種方法來預測吉兇者,都是蔔算高人。
現代科學的許多重大發現和突破,如二進制、原子結構、生物遺傳等學科理論,都可以從八卦理論和變化中發現與之對應的形態。而且,八卦圖騰屬性所指的馬、牛、羊、龍、雞、豕、雉、狗形象在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中都能夠體現出來,圖騰形象與地球地理構造形態呈現出對應狀態,因此,八卦圖也和地球地理聯系在一起了,地球地理的格局變化是以百萬年計算的,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系統。如果《周易》、八卦圖的排列組合是依照地球地理自然形態作為基礎,並且為我們和科學所證實的話,將是民族文化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