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習俗的由來
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習俗的由來
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習俗的由來
時間過得真快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們又要賽龍舟、配香囊、吃粽子了。關於這些習俗的由來。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
以前,在楚國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他因為被小人誣陷,被楚頃襄王革職放逐到湘南,屈原因為憤憤不平,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抱起一塊大石頭投江自盡了。附近的莊稼人,得到這個信兒,都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兒有屈原的影兒。大夥兒在汨羅江上撈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
漁夫很難受,他對著江面,把竹筒子裏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的。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當地的百姓想起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劃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裏去祭祀他。後來,他們又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小船改為賽龍船。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成為一種風俗。漁民們為了不讓江裏的魚把屈原吃了,所以要劃木舟驅趕魚兒,為了不驚動龍王,所以要往江裏投放竹筒裏的米,人們每年農歷五月初五要吃粽子,劃龍舟(即後來的木舟)就是這樣來的。
在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朱砂、雄黃(據說雄黃可以驅妖邪、防毒蟲)、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在以前,人們沒有蚊香驅蚊,就把艾草插在門的把手上,用來驅蚊。後來雖然有了蚊香,但是這一習俗還是保留了下來。
我們中國不愧是文明古國,這些習俗都完好無損的保留了下來。我們一定要保留好這些習俗,這些習俗證明了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