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經卦象(易經各個卦象)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於周易下經卦象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於易經各個卦象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三十一卦 鹹卦
我是鄭宏鵬,樊登讀書會隰縣分會會長,每天一篇文章之073。
鹹卦是第三十一卦,《易經》下經第一卦。
《易經》上經第一卦是乾卦,第二卦是坤卦,因此上經是以天地開始的;下經第一卦是鹹卦,第二卦是恒卦,講的是人道。
“鹹”即“感”,鹹卦的卦象是澤山鹹,上面是“澤”(兌卦),下面是山(艮卦)。在一個家庭中,兌卦為少女,艮卦為少男,少男少女在一起就會迸出火花,產生感應。恒卦為雷風恒,上面是雷(震卦),下面是風(巽卦),震卦為長男,巽卦為長女,長男長女在一起意為結為夫妻,是永恒的。因此,先儒們認為上經偏於講天道,下經偏於講人道;但我認為上經是以天道講人道,下經是以人道講天道,天人合一。
《序卦傳》解釋: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有了天地然後產生萬物,有萬物了就有人了,人分男女,有男女就結為夫妻,有了夫妻然後就有了父子,有父子了然後就有君臣,有了君臣就有了上下的觀念,於是就制定了禮儀、次序、倫理、道德規範。所以“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經過鹹卦少男少女的相互感應,就有了長久的夫妻之道,因此下經第二卦是恒卦。
“鹹”和“感”就差一個“心”字,“鹹”是沒有心的感應,“感”是有心的感應,二者有何區別?我琢磨少男少女在一起,更多偏於生理的感應,有人說愛情就是激素,是“荷爾蒙”、“內啡肽”、“腎上腺素”、“多巴胺”,這些是難以長久的,鹹卦沒有心的感應就是偏於無意識的感應。後面“恒”卦有“忄”(心),有心感應才能長久。鹹卦的感應是從下往上、偏於生理上的自然純真的感應,只要感應是從內心發出並變為情感,就非常可貴。
我們來看鹹卦的卦辭:
鹹,亨,利貞,取女吉。
鹹卦有所感應是亨通的,守正道是有利的,娶這個女人是吉祥的。這說明鹹卦少男少女的感應是感情的開始,只要堅持住,並且守正道,就是吉祥的。“取女吉”:“女”是少女,少男娶了少女結為夫婦就是吉祥的,這是從無心感應變為有意去相親相愛,發展為夫婦之道。
《彖傳》解釋:
彖曰:鹹,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鹹,感也。柔上而剛下”:鹹卦說的是感應。“柔上”指上面的兌卦,兌卦只有一根陰爻,屬於陰(柔)卦;“剛下”指下面的艮卦,艮卦只有一根陽爻,屬於陽(剛)卦,這就是剛柔相和:柔在上剛在下,陰在上陽在下。
“二氣感應以相與”:陰陽二氣互相感應和合,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止而說”:止於喜悅,“止”為下卦的艮卦,“悅”為上卦的兌卦,少男少女在一起互相感應,非常喜悅;“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艮卦這個少男甘居於兌卦這個少女的下方,這是亨通的,符合正道,所以娶這樣的少女是吉祥的。少男甘居下位,說明男人尊重女人,這樣的關系是非常好的,陰陽二氣就會感應。
然後《彖傳》進一步發揮,符合正道感應還要推而廣之,“天地感而萬物化生”:這裏從少男少女逐漸推廣為天地,天地如果感應,萬事萬物就開始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聖人與百姓的人心相感應,天下就太平了;“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所以觀察鹹卦如何感應,天地萬物的所有情況就可以表現出來了,也就是知道天地萬物是從何而來了,這就是感應的重要性。
學《易經》要重視感應的意識,並變其為感應的能力。《易傳》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學了《易經》,要“無思無為”,“無思”是沒有思慮,“無為”是不去妄為;“寂然不動”,非常靜寂、安寧,是不動的,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會有感應,“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能感應到天地萬物所發生的或將要發生的情況。
我們要學會《易經》陰陽感應的能力:對於人而言,是男人和女人的感應;對自然界而言,是天地、日月、天和萬物的感應。作為領導者,要從內心和下面的人相感應,要有意識地修煉感應的能力,靜下心來慢慢感受與天地萬物相通,“天人合一”。
“鹹”是無心、本能地感應,“感”是有心、有意識的感應,萬事萬物都要經歷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再到無意識的感應過程,所以下經是從鹹卦少男少女的無意識感應開始,然後少男少女結為夫婦,有了家庭,然後就有了村、鄉、國家及整個天下。推而廣之,天下如果能相互感應,就能達到和合、和平、和諧。
我們再來看《象傳》解釋:
象曰: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虛受人。
“山上有澤,鹹”:鹹卦的卦象是山上面有沼澤。山本來從山腳到山頂都是實的,而這裏山尖上有沼澤,說明山中間是空的,沼澤裏有水,山和水可以互相感應;水偏陰,山偏陽,陰氣下降,陽氣上升,陰陽之氣相溝通感應,就構成了鹹卦,泰卦“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也是這樣,天之氣往上,地之氣往下,是天地相感應而溝通。
“君子以虛受人”:君子要按照這個卦象用虛心的態度來容納眾人。山頭空出來才能容納沼澤,才會有水,所以君子要放空自己,用虛心來容納眾人。“虛”,謙虛是第一步,謙虛寬容才能感應。前面講的《系辭傳》說“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拋棄已有觀念、思維方式等,放空自己,才能接受新鮮事物,才能感應。好比一杯水,如果已經裝滿了,就無法容納其他水;只有這杯水被倒掉,才能裝下新鮮的水。因此,“實”不能 “受人”,“虛”才能“受人”。
伏羲而後推出哪六十四個卦象?!
周易裏的六十四卦,圖像上是由兩個八卦上下組合而成。 各卦的含意可參見:周易上經三十卦一覽及周易下經三十四卦一覽。 《易》中的八經卦﹐兩兩重復排列為六十四卦。 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 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鹹﹑恒﹑遁﹑大壯﹑晉﹑明夷﹑ 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 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 既濟﹑未濟。
為什麼《易經》上經有三十卦?下經有三十四掛?
《易經》體系看,卦與卦之間的關系也不是雜亂無章的,64卦的排列順序體現了陰陽對應,一般是互為綜卦排在前後位置。唐代易學家孔穎達將卦序的系統規律性總結為“二二相耦,非覆即變”。就是說每一組卦的兩卦之關系不是覆(兩卦卦畫相顛倒),如屯與蒙,困與井;就是變(兩卦卦畫完全相反),如坎與離,中孚與小過。易卦的這種內在聯系還表現在卦名的含義上,如乾與坤、泰與否、剝與復、損與益、革與鼎、既濟與未濟即是,它們之間都是陰陽的協調與和諧,相反相成。不僅如此,64卦也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上經始於乾坤,終於坎離。“乾、坤者,陰陽之本始,萬物之祖宗,故為上篇之始而尊之也。離為日,坎為月,日月之道,陰陽之經,所以始終萬物,故以《坎》《離》為上篇之終也。”《序卦傳》給我們描述了萬物生於天地,經過蒙昧時期的成長,最後活生生地展現出來;下經34卦從鹹恒開始,鹹為交感,喻指男女婚配交感;恒為恒久,喻男女白頭到老。“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序卦傳》),從人到家庭、社會漸次展開,充滿矛盾、紛繁復雜,既濟與未濟表示事物相對完成又沒有終止,無窮無盡。思維的和諧性、系統性在這裏得以清晰體現。
請簡述下易經的卦象原理。
《周易》卦象、卦義是一個密切相聯系的貫串系統,確認宇宙與自然之運行有其整體性、聯系性與不可分割性,彼此之間具有相互制約、相互控制與協同的功能。太極、八卦、河圖、洛書乃時空統一論與整體觀,而八卦定位是宇宙空間關系的縮影。“易”則為宇宙運動的根本法則,“不易”則為宇宙存有的重要表現形式,太極與八卦代表字宙的全息律與宇宙發生學之哲理推衍。宇宙、自然、四時之變化皆傳出其不同的信息,易卦象及卦爻辭,即在傳達此中信息之表征。20世紀前25年,相對論與量子論震撼了整個世界,而六七十年代之後,即是系統思維與宇宙全息思想之發展期,此中之特點,即是從全面、整體與系統的眼光去分析問題,不再循還原論之步伐,一再地去將萬物還原為分子、原子、基本粒子或是誇克等等,因為要了解宇宙並非全在剖析構成物質的基本結構是什麼,而是在整個宏觀上,去思考彼此系統間的聯系和運作關系。當代系統論即具有整體性、聯系性、目的性與環境層次性之科學哲學。 八卦系列,除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之外,亦代表人身之器官、家庭組織之成員。在卦象結構中,以陰陽二爻代表宇宙萬物組成之基本要素,每一卦象作為一個整體,八卦和六十四卦構成一系列動態的循環性,六爻從初爻到上爻,依次相遞,疊次排列,代表事物由始到壯到究(終)的運動過程。
事物發展到上爻為究,又折返由初爻開始,始卒若環,輾轉不窮。重卦為多層結構的相互排列,其中涵有天、人、地之代表,亦寓有子母系統之交遞。在八卦結構中,每一經卦都是由一個三爻組織的子系統為基礎,八個子系統形成四時矛盾的結構,象征宇宙本是由正、反、隱、顯之矛盾與對立中,彼此相反相成。八卦系統亦代表八個方位與空間標識,試圖以空間整體與時間序列相配合,期與四季、年月以及宇宙周期相互協應。《周易》亦代表宇宙自然之信息,蘊含了宇宙間一切普遍存在對立事物的信息,表達了一中之多、多中之一、一多無礙的理事圓融體系。陽爻“一”與陰爻“——”是宇宙動能的要素,肇始自乾元或太極之大能,然後由一而分、由分而合。八卦可視為傳輸信息的編碼符號,各皆具有其形象之特定定義,重卦則是擴展了的信息碼組,此重卦中有二組信息碼,分為上下、內外或往來之稱。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爻辭,系統地表達了各種信息,包括了自然信息、社會信息、人事信息、心理信息、生理和病理信息等等。六十四卦可無限發展,展開其無限平方之推衍,更代表宇宙由既濟到未濟之開展與不斷創作。至於筮數、筮策,更可視為透過人工密碼,以揭示萬象、萬事、萬務之發展消息,從中以定吉、兇、悔、吝。
當今電腦透過數位與設定公式可加以控制,而整個宇宙與自然行列,亦有其控制系統與控制機制,倘無控制之機制與秩序,則宇宙與自然必紊亂一片。太初造化之時,宇宙乃一片混沌無序,然後由無序進入有序,由不穩定系統走人穩定系統,此中冥冥之間,即寓有控制之機制,使之相反相成,由互補而旁通,《易經》六十四卦即是有序之機制,每爻與卦象,都構成相互控制之關系,倒卦、錯卦、綜卦、交互卦,彼此相互交遞而密切聯系與控制,違背了易象、易義之控制系統,而擅自妄為,終必招致困厄之命運。宇宙結構本是一耗散結構的系統,一個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周易》所描述的系統也是一個開放系統。所謂陰陽相摩,八卦相蕩等之相互作用,一切自然系統都由無序走向有序,當控制能力衰弱時,復由有序走向無序。而《易·艮卦‘彖傳》說:“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說明宇宙、自然、人生,一切都應按時間之規律去決定,否則必生其反效果。宇宙是個全息系統,所謂全息乃指小局部之中包含有大整體的信息,且可重演再現其原形,由此發展而來的理論,稱為全息論。[2]我們研究《易經》,可知其中蘊藏了極豐富的全息思想。因易卦包羅萬象、觸類旁通,二儀中包含有乾元或太極之信息,而四象中包含二儀之信息,八卦中同樣包含太極之信息,而卦爻之與單卦,單卦之與重卦,重卦之與六十四卦,在在地部分中寓有整體,整體中寓有部分。
《周易·系辭》:“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此說明了八卦的產生是天地人三才概括抽象的結果,《系辭》與《說卦》更進一步認為八卦六爻之結構乃天地人統一的體現。六十四卦之象數系統即是宇宙自然和天地人的縮影。每一爻為最低層次的全信元,每一卦為較高層次的全信元,乾坤則為統括一切卦之全信元,八卦則為高層次之全信元,而六十四卦則為統攝萬有之最高層次全信元,而歸攝於四象、兩儀、太極為宇宙全息母。易理與易數相通,而易象則與萬象相旁通,這反映著宇宙整體的全息系統,而成為宇宙規律的全息縮影。總之,易之卦爻象是時間、空間之統一,是對宇宙行程的概括和總結。《易》之中有創生之理、時空綿延(duration)之理、萬有相互關系之理、正反矛盾相生相克之理以及陰陽相補之理,可用之於推測天文、氣象、四時變化以及生化物理、數理之演變,更能推及社會、人事、婚姻、家庭、商賈買賣、各種人際交涉、軍旅作戰等各方面之信息,可說是用之不盡的信息庫,賢者見之為之賢,不賢者見之謂之不賢,端在所用者之大識與大慧。淺學者得之以為預測身家性命之榮華通達,大智者得之則用之於治國平天下,或為人排解困惑、醫人之痼疾,所用者一,但其所藏者不同。要之,乃如人人深山采寶,隨所入之深淺而有所差異,自不可同日而語,況且,以《易》測吉兇,有遠超個人身家性命之價值者,《易》之為用乃為天下的大謀,而非僅為個人之參贊,對於個人而言,若不知謹守其中之律例,則多讀亦無益,遑論占蔔。
周易的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的劃分標準是什麼?
首先,實際上易經只有36個卦體,平均分配上經18,下經也18。
復次,上經中,乾坤,頤大過,坎離 六個卦是交錯的,而不是倒覆的,這個六個卦指示天道,故在上經。而下經中,中孚小過,(既濟未濟,此兩卦特殊,既是交錯又是倒覆的,故不列出了。)此兩卦是指人道而言,故在下經。易經明天道而推人事,於此可見也。
復次,上經30,下經34,正好為4,此4為四時之意,暗指人道效法天道,應從四時變化出參求。。。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註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