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火革

2024-10-06易经占卜53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誌不相得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歷明時。

初九:鞏用黃牛之革。

《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為也。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無咎。

《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

九三:征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象》曰:改命之吉,信誌也。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兇,居貞吉。

《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革卦註釋

革(E)

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釋名】:變物者莫過於金,化物者莫過於火,是故金火鍛煉名之曰革。河圖順生,洛書逆克,金火易位,河圖變洛書,而生克之機於是見矣。《詩經·商頌》雲:“韋顧既伐,昆吾夏桀。”革之辭也。商湯滅夏,武王伐紂,滅除舊制,革之事也。離日也,兌月也,乾行也,巽度也,治歷明時,革之用也。乾王也,兌收也,離遇也,巽命也,王者受命也。巽新也,兌月也,離日也,乾始也,改正朔也。兌改也,乾衣也,巽服也,離色也,易服色也。王者受命,改正朔,易服色,革之象也。孔穎達疏《禮記·大傳》曰:“改正朔者,正謂年始,朔謂月初,言王者得政,示從我始,改故用新,隨寅、醜、子所建也。周子,殷醜,夏寅,是改正也;周夜半,殷雞鳴,夏平旦,是易朔也。”是故,革命『尚書: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更改『文心雕龍:宋初文詠,體有因革』,免除『雜卦:革,去故也』,排斥『彖: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誌不相得,曰革』,告誡,『晏子春秋:行不能革,則持節以沒世耳』,皮膚『禮記:膚革充盈』,皮革『說文:獸皮治去其毛為革』,兵車『禮記:革車千乗』,甲冑『禮記:袵金革』,轡首『爾雅:轡首謂之革』,羽翼『詩經:如鳥斯革』,皆廣義之革也。

【訓詁】:己,離納己。《說文》曰:“中宮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己,居天幹之中,後序庚辛,存隱伏之意。《玉篇》雲:“庚,猶更也。”《禮記·月令》雲:“其日庚辛。”註:“辛之言新也。”庚辛猶更新,去故之謂,革也。《釋名》雲:“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詩·小雅》雲:“吉日庚午,既差我馬孚。”是故己日乃孚者,隱伏以待時宜,而後圖更新也。古今易家對“己日乃孚”各執一辭:虞翻、朱熹、尚秉和以為“己日乃孚”,取離納己象,得其象也;胡瑗、程頤、李光地以為“巳日乃孚”,謂革命不可輕遂易就,得其意也;金景芳以為“已日乃孚”,已日即十日,謂革命需思患預防,意亦通也。孚,信也。《鹖冠子·泰鴻》雲:“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極,度之稽也。月信死信生,進退有常,數之稽也。列星不亂其行,代而不幹,位之稽也。”

【玩辭】:己日始有孚信,大亨通,利正固,憂悔除。君子行改作之事也,必趣時尚中,以求人之能信也。先時而革,則人疑而無孚;後時而革,則人棄而亦無孚也。二五中正,抱德推誠,心誌相應,能自孚而孚人,故得大亨之善也。革而去故,必其由正道者,而後無變動之悔,乃悔亡也。《漢書》曰:“君子之道,樂因循而重改作。”君子而時中也。

【觀象】:初四互家人(O),君子言有物而行有恒,革言三就,慎言篤行之至也。二五互姤(n),王道之革也,克享天心,受天明命,故吊民伐罪,順天應人,非申命而告則不行也。三上互夬(b),夏啟戰有扈而作《甘誓》,商湯滅夏桀而有《湯誓》,武王會孟津而為《泰誓》,欲革舊制者,必於王庭揚其罪也。初五互同人(a),凡代天伐罪之事,必其同人於野,而後能為之,三代之君莫不先得人心而後有天下也。二上互大過(,),棟橈傾覆而後革之,所以致其通也。白居易《議百司食利錢》雲:“弊既滋深,法宜改作。”猶言此也。反體曰鼎(R),革曰去故,鼎曰取新,體相反而意相對也。對體曰蒙(r),改易之道其要無咎,革言三就,乃見其孚,及其究也,則果行育德,再三而瀆。

【序卦】:“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井之為物,因之則汙穢,革之則清洌,必時時革之。渫之甃之,井道乃革,此革(E)所以次井(K)也。

【雜卦】:“革,去故也。”革者,革除蠱亂宿疾,故曰“去故”也。

【卦變】:二五往來,大壯(H)變革(E),九五主事,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誌不相得,曰革。己曰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註疏】:兌水也,離火也,水火不相容,猶二女共處一室,同性相斥,心誌不能相通,謂之「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誌不相得,曰革」,據卦象釋卦名。息,處也。《詩經·小雅》雲:“無恒安息。”毛傳:“息,猶處也。”兌金也,離火也,金火交戰,需己土通關,土主信,謂之「己曰乃孚,革而信之」,釋象辭。離體文明,兌性和悅,文明則事理貞正,和說則人心順遂,謂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據卦象釋“元亨利貞”。孟子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此之謂也。時當易則易之,位當改則改之,勢當變則變之,因地制宜,因時行用,因勢利導,憂悔革除,謂之「革而當,其悔乃亡」,釋“悔亡”。天地變化則四時成歲,四時成歲而萬物化生,謂之「天地革而四時成」,推革之道,極乎天地變易,天道之革也。《淮南子·天文訓》曰:“天地之襲精為陰陽,陰陽之專精為四時,四時之散精力萬物。”萬物、四時、天地,不過陰陽二氣之運用耳。天,乾也。地,巽也。變化,兌金曰從革。四時,兌納丁。《易本命》曰:“四主時,時主豕,故豕四月而生。”是故兌納丁象豕,為主於四時也。湯放夏桀,武伐商紂,民之悅之,如出水火,猶解倒懸,謂之「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推革之道,察於時運終始,人事之革也。應,巽之順也。巽承乾,所以順天心也。巽乘離,所以應民誌也。天心改移,人心所向,革之道至大,謂之「革之時大矣哉」,極言革道而贊其大也。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明時。

【註疏】:君子觀天地革成四時之象,制定歷法,敬授人時。《書·堯典》曰:“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夫聖人亦稽之歷數也。離日也,兌月也,巽星也,乾行也,巽度也,日月星辰各行其度,天文歷數之象也。

初九:鞏用黃牛之革。

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為也。

【訓詁】:鞏,固也,承巽以束之,變艮以止之。《說文》曰:“以韋束也。”用,乾也。黃,中色,離也。牛,順物,坤也。又《左傳·昭公五年》雲:“純離為牛。”革,包束之物,坤之皮也。黃牛之革,離坤之爻,柔順居中,皆謂六二也。

【玩辭】:用黃牛皮擰成的繩子捆綁結實。雖當革時,居初無應,非革之位,非革之時,是故不可以有為也。聖人之於改作也,必有其時,有其位,有其勢,審慮而慎動,而後可以無悔,其慎有如此。鞏用黃牛之革者,初九無應,近比六二,不可以遽動也。

【觀象】:初九動變,離之艮,參卦曰旅(X),旅於外者親必寡,無孚於人,則不可以有為改作也。革(E)之鹹(.),革命之道,必順乎而天應乎人,鹹其拇而未感其害,是以天不感而人不應也。王充《論衡·明雩》雲:“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隨行而應人。”是革而鹹之謂也。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無咎。

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

【訓詁】:征,乾之健也。嘉,巽之利也。

【玩辭】:己日進行變革,征進吉祥,無咎。六二柔順中正,又為文明之主,上應陽剛之君,中正則無偏蔽,文明則盡事理,應上則得權勢,體順則無違悖,時可矣,位可矣,才可矣,行則有嘉慶,於是可以革也。孚於人而後革之,則征吉而無咎也。昔周後稷積德累功,至於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猶以服事殷,則日乃革之事也。

【觀象】:六二動變,離之乾,離納己,乾主日,己日之待,待有孚也。參卦大有(s),遏惡揚善,順天休命,大有之事業也。王者必先有其德,而後有其位,而後有其功也。董仲舒《春秋繁露》曰:“王者必受命而後王。”此之謂也。革(E)之夬(b),不利即戎,而曰征吉,何也?六二之動,明直而應,以用天下,不失臣節,幹戈甲胄猶是王庭之事也。《詩經·大雅》雲:“築城伊淢,作豐伊匹。匪棘其欲,遹追來孝。”文王之告邑也。“無陟我陵,我陵我阿。無飲我泉,我泉我池。”文王之利往也。文王無革命之事而有受命之功,無觀兵之心而有即戎之事,然且往而獲吉,動必無咎,夫非聖人而能之乎?

九三:征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訓詁】:三,乾也,河圖數。就,艮之終成也。《儀禮·既夕禮》雲:“薦馬,纓三就,入門,北面,交轡。”鄭玄註:“就,成也。”言,語有辭章,兌也。巽反兌,則革言,將革而謀之也。《甘誓》、《湯誓》、《泰誓》,三代之革言也。何,哪裏,艮也。之,去往,變震也。

【玩辭】:征進有兇,固守危險。改易言辭要反復稽考,而後申命告之地天下,始能孚於人。過剛不中,體兼乾離,又變體出震,自任剛明,而躁動於革者,故存“征兇貞厲”之戒也。當革之時,處水火相息之際,能終日乾乾,不自任剛明,以至於詳審三就,則亦有孚而可為也。夫「征兇貞厲」者,事不當革,茍躁動而妄為,則無孚而人皆疑之;事之當革,若畏懼而不為,亦無孚而人皆棄之;得己日之時中,孚誠四溢,則改作可為矣。「革言三就」,慎之至也。《唐書·徐伯彥傳》雲:“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改易之言,可不慎乎?《詩經·大雅》雲:“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慎言之謂也。文王之時,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則革言三就之事也。

【觀象】:九三動變,離之震,明照而動,虛己以往,自孚孚人,位不中,時未適,而改作氣象先見也。孔子曰:“清明在躬,氣誌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天降時雨,山川出雲。”蓋事之未成,物之未生,而氣數之征已應也。參卦噬嗑(z),灼火鍛金,恐有不革,益之以震木,鼓之以巽風,則必見革也。《詩經·大雅》雲:“瑟彼柞棫,民所燎矣。”言夫革而將就者也。《詩經·小雅》雲:“樵彼桑薪,昂烘於煁。”言夫革而未就者也。革(E)之隨(g),革曰去故,隨曰無故,去故無故,革言就也,改命備也。革隨其時,時至己日,三甲三庚,俱自此始,不改不變,更何往矣。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象曰:改命之吉,信誌也。

【訓詁】:改,兌之金也,巽之新也。命,政令、天命,巽也。誌,心之所之,巽也。兌反巽,則改命,革而行之也。信,申也。改命信誌,猶致命遂誌也。

【玩辭】:憂悔消除,取信於民,改易政令,吉祥。剛居陰,故有悔也。水火相息,或躍在淵,位當革也。出離入兌,秋氣收殺,時當革也。執剛處陰,近而不僭,才當革也。近君之位,道德玄同,任當革也。革而當,則悔亡矣。取信於人,縱政命不通猶可改易而獲吉也。下無所應,承乘皆陽,心無牽掛,唯改命之誌敷布四體而孚於萬民,誌無不達也。《心經》曰:“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有孚改命之謂也。

【觀象】:九四動變,兌之坎,悅以勞,明以勸,人忘其勞,士忘其危,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參卦曰困(J),澤無水,而水何往也?通為川焉,塞為淵焉,升為雲焉,降為雨焉,不為澤所囿也。心懷天下,懷德抱道,致命遂誌,君子不器有如此也。《書·堯典》曰:“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此之謂也。革(E)之既濟(>),有孚改命而思患而豫,何也?六爻正位而應,革而當也。初吉終亂,慎所之也。《詩·大雅》雲:“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於周服。”蓋言初吉也。又雲“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鑒於殷,駿命不易。”深戒終亂也。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訓詁】:《詩經·小雅》雲:“大人占之。”朱熹 集傳:“大人,太蔔之屬,占夢之官也。”大人,萬民之主,乾也。《格物論》雲︰“虎,山獸之君也。”虎,百獸之王,乾也。變,改易,兌之金也。虎變,夏希革而秋毛毨也。鳥獸春孳尾,夏希革,秋毛毨[xiǎn],冬氄[rǒng]毛,不違其時,猶有信也。大人法之,順天時,應人心,自新新民,隨時變易,以求道也。占,問蔔,兌之巫也。孚,信也。炳,明著,離也。

【玩辭】:大人之革,如虎皮之紋理,彪炳渙汗,不用占問,天下孚矣。九五之才,陽剛中正,履居尊位,大人氣象也。以大人之道,革天下之事,無不時也,無不當也。即其革成之時,事理昭然,王恩渙汗,如虎文彪炳,未待占蔔決疑,人皆知其當,天下無不信之也。《左傳·桓公六年》曰:“祝史正辭,信也。”孔穎達疏:“祝官、史官正其言辭,不欺誑鬼神,是其信也。”大人之孚也。

【觀象】:九五動變,兌之震,參卦曰隨(g),陽唱陰和,男動女隨,大人有孚,民之向往如歸市也。《詩·大雅》雲:“儀刑文王,萬邦作孚。”大人之民人孚也。又雲:“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民人之孚大人也。革(E)之豐(Z),以文德而成武功,非大人誰能與於此?古之王者,格於天地而受命,格於民人而登極,格於鬼神而降福,王格之憂,勿問之矣。《書·堯典》曰:“光被四表,格於上下。”革而豐之謂也。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兇,居貞吉。

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訓詁】:豹,上應艮爻。艮者,熊豹之屬,君子之類。大人虎變,君子豹變,物感以動,類相應也。虎之文修大而有理其文炳然,如火之照而易辨也。豹之文密茂而成斑,其文蔚然,如草之暢茂而叢聚也。面,艮也。蔚,文深密如叢也。

【玩辭】:君子之變革,如豹皮之文理,細密祥實。平民百姓亦被王化,改其觀而順以聽命。妄作兇,居正吉。上六陰柔,居革之終,不可以過,亦不可以有行也。九三“征兇貞厲”,謂事之將革者,宜草創而寧,不可妄作也。上六“征兇貞吉”,謂事之已革者,宜持盈守成,不可復變也。“君子豹變”者,春孳夏希,秋毨冬氄,因時利用也。“小人革面”者,王化廣被,仁義成俗,順以聽命也。周公遷殷之頑民,居於洛邑,歷世化之,已得純善,則小人革面之事也。九四,當文王之受命也。九五,當武王之革命也。上六,當成康之守成也。

【觀象】:上六動變,兌之乾,離體承於下,自夏而至於秋冬,革道終成也。參卦曰夬(b),五陽決一陰,舊故盡去,乾德圓滿,而革道大成也。革(E)之同人(a),改易之世,必生聖明之君。聖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唱之而必和,謀之而必從,以其道德玄同故也。《詩經·大雅》雲:“世之不顯,厥猶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國。王國克生,維周之楨;濟濟多士,文王以寧。”革而同人之謂也。

【總論】:縱觀全卦,以水火相息立象,以變革改作立意,以孚誠為最要,以時中為大旨。初九,黃牛之革,居初無孚,因襲而不革也。六二,己日乃革,有孚於時,不可遽革者也。九三,革言三就,有孚於人,謹審以為革者也。離體三爻,言革不言改,革故也。九四,改命之吉,有孚於天,事之當革者也。九五,大人虎變,有孚於鬼神,聖人神化之功也。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天下丕變,革道大成也。兌體三爻,多言改變,取新也。學者於此處用功夫,則深得改作之道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