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靜安-天後宮
天後宮位於上海靜安區,是上海歷史上規模最大、形制最全、規格最高的“媽祖廟”,也是一處見證上海民間風俗、社會文化和城市發展的重要地標。
天後宮在上海地區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南宋,後世屢毀屢建。據清《瀛壖雜誌》載,“天妃宮”由福建船商建於東關外(今十六鋪一帶),其“創自宋末,成於元初,海舶抵滬,例必斬牲演劇,香火之盛,甲於一方”。清鹹豐十年(1860年),清廷“借師助剿”,“法人假助守為名,附郭之屋,盡付一炬,火光燭天,晝夜不熄”,遂毀於火。1879年,清末外交家崇厚出使俄國,奏請“於上海地方重建天後宮,並建出使大臣公所”,前者庇佑出海平安,後者作碼頭下榻接待場所。1884年,二者相繼竣工。當時的天後宮占地4畝,呈中軸對稱的格局,內部建有頭門戲樓、看樓、鐘亭、鼓亭、大殿、寢宮樓等,院中置有香爐。其中,戲樓坐南面北,臺面離地2.8米,臺口高3.2米、寬6.7米、深6米,兩側還有看樓,後臺及兩側廂房十余間供演員化妝、住宿。戲樓歇山頂、鬥拱飛檐,三面額枋均雕有花飾,表層貼金。
至上世紀初,天後宮建築群被多方占用,曾為租界華人聚會場所、學校和難民所等。1949年後,天後宮已無香火,戲臺、看樓等成為居民樓。1978年,因河南北路拓寬,天後宮面闊三間的歇山單檐式楠木殿被拆卸,按原樣遷至松江方塔園東北隅,兩只石獅子移到豫園門前。2006年,為配合地鐵建設,殘余的天後宮建築被拆除,其中僅存的大門、戲臺、西看樓被實行落架保護,木構件等經測繪、打包、存放、拍照記錄等工作後保存。
2016年,天後宮啟動修復前期工作,初步確定修復工程內容為門樓、戲臺和東、西看樓。5年後,正式進入文物保護工程施工。復建後的天後宮為江南古建築風格,平面呈“八”字型,圍合出內向型廣場,呈現古代官式建築的特征。正門照原樣修復,立面采用青灰色的方磚呈45度菱形鋪砌,輔以磚雕,顯得莊重肅穆。此外,戲臺螺旋形藻井“鬥拱盤沿十數層,中央有盤龍戲珠圖案,雕刻精細”,其由底架、鬥盤枋、插拱、鳳頭昂、遮軒板、封栱板、上雲頭、井蓋板等700余個木構件榫卯搭建組成,是整個建築中最精美傳神、建築價值最高的部分。其不僅體現出美學,更有聲學設計,舞臺上的聲音經此穹隆,形成自然擴音效果。復建後的天後宮將成為以文化展示為主的文化傳播場所。
戲臺藻井及中心雕龍圖案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